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木铎智库
案例 | 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为例谈高品质期刊建设的体会
发布时间:2022-09-21

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系统梳理编辑部在办刊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坚持内容为王、坚持学术育人、坚持编校标准化;阐明了新时代应在赓续传统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守正创新,以期刊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争创一流、办出高品质的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的几点体会。

2021年5月18日,中宣部等3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这一文件的发布,对新时代学术期刊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亟须办刊人深入思考的是,作为高等学校主办、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这一系统工程中,怎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办出高品质期刊。

坚守初心办精品

《学报》创刊于1956年,创刊以来,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领导下,在历届编委的支持下,经过编辑部的不懈努力,收获了累累硕果:

荣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举办的第一、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1992、1997年),首届“中国期刊奖”(1999年)、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5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1999年,等同于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科学技术类)”(2009年),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2017年)。

即使在受到“唯SCI”强烈冲击、学校优质论文大量外流时,《学报》也保持了较高学术水平,始终名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连续5届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获得“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荣誉称号等,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把《学报》“办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期刊”的路上。《学报》取得成绩的一大原因是学校的大力支持。老校长王梓坤院士曾明确指出:

“学报工作很重要,这一工作做得好,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有利于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校的声誉,有利于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因此,办好学报是高等学校,特别是科研教学力量都比较强的高等学校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2002年1月,钟秉林校长在一次编委会上强调:

“学报是体现学校学科建设水平的窗口,展示学校科研实力的舞台,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桥梁,更是学校实现总体发展目标的需要。希望全校教师和研究生都来关心学报,为办出高水平的学报作贡献。”

以他们为代表的校领导说到做到,高度重视《学报》工作,并给予政策、经费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正是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编辑部坚守办刊初心,心无旁骛地办精品期刊,形成了许多值得今天赓续的办刊传统。

1.1 坚持内容为王,提升学术质量

《学报》一直重视内容质量建设,坚持内容为王,不搞唯指标,通过拜访学者进行组稿约稿,源源不断地获得高学术水平的论文。

大学学报应以发表优质论文、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为了获得反映学校科研水平的优质论文,编辑部十分重视加强与学校专家学者的沟通和交流,密切关注他们的科研动态,对于哪个系、哪位教授承担的基金项目、取得什么成果都比较了解,为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约优质稿件打下了基础。

其中陈浩元编审,无论是担任《学报》编辑、副主编还是主编,都积极联系专家学者,即使是在下班的路上也会主动跟他们攀谈,了解科研进展,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他的约稿成功率几乎百分之百。

例如:2004年秋的一天,陈浩元编审在校园里遇见年届八旬的忘年交朋友黄祖洽院士(黄先生曾全程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热情打招呼后得知黄先生要做一个关于软凝聚态物理的讲座。他就跟着黄先生去听讲座,因报告内容新颖、精彩,全面展示了国际上的研究进展,讲座结束后就向黄先生约稿,请其把讲座内容整理成一篇综述论文,得到黄先生的首肯。于是就有了《学报》2005年第1期发表的高水平综述文章——《软凝聚态物理研究进展》。黄先生自1980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以来,共在《学报》发表论文20篇,其中以第一或独立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4篇,为《学报》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2011年11月份,黄先生对国际上关于超光速的中微子讨论形成独到的见解,主动约见陈浩元编审,递送了一篇阐发新观点的英文文章并希望尽快发表,1个多月后第6期《学报》就快速刊登了该文。又如著名量子化学专家刘若庄院士,他跟《学报》有深厚的感情,其处女作就发表在《学报》创刊号上。陈浩元编审又与刘先生曾在学校一个跨学科的科研组共事过,所以对他的约稿是百约百中,有时他甚至主动投递优秀论文。据统计,他在《学报》发表论文多达26篇,发表时间从1956年到2006年,跨度达50年。

在《学报》60多年的办刊历史中,由于编辑部的不懈努力,主动约稿,很多知名学者都在其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包括:华罗庚院士、何祚庥院士,本校的王梓坤、周廷儒、汪堃仁、孙儒泳、刘伯里、郑光美、陈木法、方维海、杨志峰等院士。

对于学术期刊的高品质和影响力,编辑部有自己的认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业界普遍追捧期刊评价指标,不少人还想方设法做高指标时,《学报》 始终不为所动,坚持关注指标但拒绝唯指标、做指标,不追逐虚名,坚决抵制为了提高影响因子等指标而采用非常规手段的不良行为。《学报》人清晰地认识并践行的是:坚持内容为王,发表优质论文,展示学校科研水平,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才是应当坚守的初心。

1.2  重视人才培养,实现学术育人

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指出:

“进一步明确高校出版工作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高校出版工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对科技新人的发现、培养和扶持,是大学学报具有的独特作用,其他科技学术期刊是难以很好实现的。原因就在于大学学报都办在校园里,其主要作者是本校师生,十分方便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给予直接指导。自创刊之日起,《学报》就将学术育人作为办刊宗旨之一,努力为学校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1) 重视青年学者(包括硕士生、博士生)的来稿,对论文的取舍不搞论资排辈,做到在学术质量面前一视同仁。对决定录用的青年学者论文中的问题,包括学术和写作问题,编辑总是耐心地指出,有时还面对面指导,帮助他们在专业发展和论文写作方面不断进步。做好学术育人,重要的是善于发现新人,加强扶植。例如:物理学系专攻广义相对论与黑洞研究的赵峥教授,1980年代在《学报》发表第1篇论文后,编辑部从他导师那里了解到他很有学术发展前途,就与他建立密切联系,聘他担任编委,跟踪他的科研行踪,只要他一有新的成果,便进行约稿。据统计,截至2010年代,他作为业内有较大影响的理论物理学家,总共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发表在《学报》上的为85篇。

2)与学校相关部门联合主办论文写作指导专题讲座。陈浩元编审的“科技论文的写作与发表———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报告,内容紧密结合科研论文写作实际,又以相关标准为依据,颇受理科院所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欢迎,举办多期,每期均座无虚席。陈浩元编审还专为研究生开设解读《量和单位》《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等国家标准的选修课。通过这样的讲座活动,青年学者既能深刻地认识论文写作的重要意331编辑学报第34卷义,了解《学报》的报道范围,又能更加科学地做好选题及科研工作,规范严谨地写出符合《学报》要求的学术论文,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积极投稿者,有的成长为高水平的学者。

3)利用补白介绍写作知识。《学报》很早就采用补白的方式介绍科技论文的编写规则及相关标准,最早的一篇是署名“卞吉”发表在1987年第1期的《常见的不能与SI并用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此后陆续发表了一批类似的短文,收到了既传播论文写作知识又美化版面的双重功效。

1.3 狠抓标准化,提升编校质量

编校质量是期刊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报》秉持“内容是红花,编校是绿叶,红花必须绿叶配” 的理念,一直狠抓编校标准化,在做好内容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编校质量,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方面,成为大学学报乃至科技期刊业界的典范,在1990年代曾获得这样的美誉:

编校中“有弄不清楚的地方,‘看看北师大学报是怎么处理的’”。

在《学报》编辑部,认真学习、积极执行相关标准蔚然成风:

陈浩元编审是业内的标准化专家,参与《期刊编排格式》《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等多项标准、规范的制修订;部分编辑参加了《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的编写,具有较强的标准化意识和执行标准的能力;陆续加盟的年轻编辑通过各种编辑业务培训和资深编辑的“传帮带”,也都养成了自觉执行标准的习惯。

然而在编校实践中,由于各个学科不规范的传统做法和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国际惯例”的干扰,严格执行标准有时会困难重重,一些作者不认可规范的表述,对此《学报》坚守一条处理原则:

凡是标准的要求型条款规定的,或者我们选定推荐型条款建议的,就要向作者进行宣传,说服他们配合我们严格执行标准。

例如:有一篇论文原稿把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的缩略词ERI排成斜体,作为量符号进入计算公式,表示为“ERI=…”。这既不符合GB/T3101—1993“量的符号通常是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有时带有下标或其他的说明性标记”的规定,更违反了GB/T1.1—2020“数学公式不应使用量的名称或描述量的术语表示。量的名称或多字母缩略术语,不论正体或斜体,亦不论是否含有下标,都不应该用来代替量的符号”的规则,也与ISO80000-1:2009“公式和方程式中的量都应使用符号,而绝不是用量名称或缩略词来书写”的要求相悖。因为这种将量的英文名称缩写的斜体字母作为量符号,易被误解为多个量相乘,所以该错误必须纠正。每当遇到这种在国内外科技书刊中常见的错误时,编辑部都会耐心地与作者进行沟通,向其宣传标准的规定,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尽管一开始会遇到作者的抵触,但只要解释工作耐心到位,最终都会得到他们的理解和认可。在这个例子中,作者心悦诚服地接受按标准将ERI改成IER的正确结果。

其他的编校规范化,如使用标准化量名称、量符号和法定单位符号,函数曲线图标目、表格栏头涉及量和单位时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表示,计量、计数的数字均使用阿拉伯数字,参考文献著录严格执行GB/T7714—2015的顺序编码制,以及长数学公式在关系符号和运算符号后断开转行等,都较顺利地得到了作者的认同。

由于坚持遵循学科编辑初审、编辑加工、自校、互校及专职人员复审、终审等严格、规范的编校流程,《学报》编校质量始终保持优秀,不仅荣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奖一等奖”,而且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每年组织的质量检查活动中,差错率均小于1/10000。

改革创新争一流

2019年中国科协等4部门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为我国科技期刊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中国科协等7部门实施了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在此新形势下,自认为有较深厚学术底蕴和一定影响力且处于我国科技期刊金字塔上层的《学报》,满腔热情地提出了入选卓越行动计划的申请,但因种种原因而入选未果。

对此,《学报》人没有气馁,认识到“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一项长期的、伟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的建设中,所有科技期刊人都是参与者,不是局外人”,应虚心向入选卓越行动计划的期刊学习,不仅要赓续办刊优良传统,更应增强文化自信,按相关文件精神改革创新办刊举措,争取早日实现把《学报》办成中国特色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

2.1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升《学报》学术质量

2017年,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期刊出版体制改革工作的试点,《学报》划转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为适应出版集团的管理模式,编辑部总结经验教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有针对性地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关于策划、审稿、宣传的规定(试行)》等,进一步提升了办刊能力。

1)制订拜访学者制度,组约高质量稿件。在以往,《学报》的约稿工作主要是主编在做,学科编辑很少参与,他们只负责稿件的编校出版工作。近 10年来的办刊实践表明,受“SCI至上”和“唯论文”学术评价指挥棒的误导,高水平的论文很少投给《学报》,仅靠主编约稿是远远不够的;加之《学报》建制的改变,新聘任的主编是学校教授兼职的,很难做到像专职主编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学报工作:因此,为了获得高水平论文,必须调动全体编辑参与约稿的主动性、积极性。编辑部制订了《关于拜访学者工作的相关规定》,明确要求和鼓励学科编辑走进院系,积极主动拜访编委、院系领导、科研人员及青年学者,既向他们介绍《学报》办刊情况,又深入了解他们承担的科研项目及研究进展,适时进行约稿。在每次拜访工作结束后,学科编辑需要在主编办公会或编辑部例会上进行交流,以促进编辑部内部的相互学习,实现共同发展。该规定的执行已初见成效,组约到了多篇高水平的优质论文。为完善该规定,编辑部拟对每位学科编辑提出不少于10篇/年的组约稿要求。

2)完善编委会章程,实行“专家办刊”。编委会是大学学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期刊学术质量、扩大期刊影响力、树立期刊品牌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编委的学术水平及其对期刊的关注程度深刻地影响着期刊的发展,《意见》也明确要求“加强编委会建设”。然而在以往实际工作中,因为种种原因,编委会近乎一个摆设,很多编委并未对《学报》的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

为了充分发挥编委作用,逐步实现“专家办刊”,2019年在编委会主任的带领下,编辑部对编委会章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明确了编委的责权利。例如,通过制订一些章程或政策来引导编委积极为学报做工作,这些政策有要求性的(如对编委任期内投稿、组稿、审稿的定量要求等),但更多的是引导性的(如编委工作量的核算等),目的是促使更多的编委愿意主动为学报发展作贡献。学科编辑的拜访学者活动,首先关注的是编委,与他们做朋友,联络感情、增强互信,更好地调动他们参与办刊工作的积极性。

《学报》的编委是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聘任的,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编委会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辑部向学校提交了《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补编委的请示》,以优化编委会结构并充分发挥编委作用:①学报属于综合性学术刊物,涉及学科较多,应在设1 名主编的基础上,增设3~4名副主编,以协助主编做好学术把关工作。②与同类大学学报相比并结合《学报》的实际需要,目前的31名编委人数偏少,应再增补20名左右的编委。③每个学科增补1~2名(共计 20~30名)年富力强的青年学者组建青年编委会。青年学者精力充沛、有朝气,活跃在科研一线,正值事业上升期,工作积极性也高,既可为《学报》发展注入活力,又可为编委会换届培养后备人才。青年编委会的组建及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专家办刊”举措的实施。

3)严格审稿制度,保障稿件质量。期刊内容质量的保障,不仅在于稿源的丰富,而且需要“完善同行评议机制,严格执行‘三审三校’ 等内容把关制度”。为了加强对稿件内容质量的控制,编辑部结合自身学术定位,制订了《期刊质量保障制度》,明确要求:稿件送外审前,先由学科编辑负责初审,主要对稿件的选题价值、是否符合发表要求、是否存在学术不端等进行评价,只有通过初审的稿件方能送外审;外审专家所在单位应具有相应学科博士点,原则上2名审稿专家均须具有正高职称;外审未通过的稿件由编辑部直接退稿;外审通过的稿件和有争议的稿件,由学科编辑汇总外审意见后,提交给每月召开1次的主编办公会讨论,对稿件作出录用与否的最终决定;为了确保所刊发的稿件确实有利于促进学校学科建设,规定校内稿件至少由1名校外审稿人评审,校外稿件至少由1名校内审稿人评审。

编辑部近年来每年稿件退稿率为70%左右,远高于早期的20%。对于退稿的稿件,编辑部都会将处理意见如实、客观地反馈给作者,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既有利于作者心平气和地接受退稿结果,又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修改完善文稿后改投他刊。对于难以避免的“人情稿”,同样严格执行审稿流程,以内容质量高低取文,质量低下、达不到发表水平的则坚决退稿。实践表明,严格的审稿制度不仅没有减少来稿,反而获得更多的作者信任,在他们选择投稿时,同类期刊中更倾向于《学报》。

2.2 加强专刊、专题、专栏策划,提高《学报》影响力

《意见》指出:

“支持现有学术期刊合理调整办刊定位,鼓励多学科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突出优势领域,做精专业内容,办好特色专栏,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那么,在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保持综合性的前提下,如何才能实现“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呢?

答案就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即加强专刊、专题、专栏的策划和出版工作。这是科技期刊尤其是综合性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吸引优质稿件、提升学术质量、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早在2009年,《学报》就开始组织专辑出版工作,编辑出版的《水科学专辑》荣获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2009年特色专辑一等奖”。此后每年都有1~2期专辑出版。2021 年接连策划了3个专题,分别为化学学院陈雪波教授组织的“新材料与新能源”,环境学院张妍教授组织的“城市代谢”,人工智能学院姚力、李小俚教授组织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应用”。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将迎来120周年校庆,编辑部精心策划了《百廿校庆特刊》,约请学校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针对其所从事的学科领域撰写综述性论文或最新原创性成果,以向国内外充分展示北师大学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学术风采。同时,编辑部还策划了校庆特刊之《化学学科建立110周年专刊》和《核科学与技术专刊》。这3本专刊的出版,一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二是将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有利于今后的专刊、专题策划及约稿组稿工作。

2020年10 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高质量教学研究类学术期刊,鼓励高校学报向教学研究倾斜”,目的是“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与大学既承担科研创新又承担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一样,大学学报具有学术交流和学术育人的双重功能,刊登教学研究类论文理所当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报》曾经发表过有关教材改革、实验创新等方面的论文。为贯彻“鼓励高校学报向教学研究倾斜”要求,编辑部决定从2021年起开设《教学研究》专栏,刊发高水平教学研究论文,以更好地实现大学学报的育人功能。

此次重新开设的教学研究专栏,既要传承过往的经验,更需要创新。创新点在于该栏目刊发的论文应区别于一般教育类期刊的论文,它既要有新时代教育学理论的指导,更要有理工科教学实例和创新实践的支撑,突出提高理工科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也就是说,《学报》的教学研究论文的内容是偏重自然科学的,而不是侧重教育学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从事理工科教学的教师受益,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实现师范院校的办学初心。在3本校庆特刊中,也专门组约了教学研究论文,以展示北京师范大学理科院所在教书育人方面所作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

结束语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说:

“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把刊物办得更好。”

这是总书记对我们办刊人的殷切期望。在新时代,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发展和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指示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平视世界,坚守办刊初心,矢志不渝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笔者坚信,只要我们以办刊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守正创新,充分运用好网络化、数字化技术,脚踏实地争创一流,《学报》这一优秀老刊一定能够焕发学术青春,成为我国科技期刊金字塔的塔尖期刊,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略。特别感谢陈浩元老师及编辑部同人在本文写作中给予的支持!)

作者丨范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主任

来源丨《编辑学报》2022年第3期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