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木铎智库
报告 | 邬书林:以高水平文字规范化工作推动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18


原文刊登于《中国出版》2024年23期

原题为《以高水平文字规范化工作推动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安全资源和战略资源,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汉字的创造、使用、演变、发展,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一以贯之的蓬勃生命力,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可以说,文字之美正是我们的自信之源。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规范化工作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认识做好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大意义


汉字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文化基因和重要文化支撑。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 5000 年从不间断的文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拥有从未间断的文脉,而文字正是文脉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考察时指出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 3000 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 1000 年。”殷墟甲骨文,是中国的文明记载,更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汉字的更迭演化描绘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画卷,奠定了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毋庸置疑的地位。事实上,重视语言文字也是所有文明古国的传统,纵观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发展,都伴随着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而文字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字规范化工作是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程。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规范化不仅有助于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且对于维系民族精神和历史记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规范汉字的使用,可以确保经典文献、历史文化遗产的准确传播,着力提升国民语言文化素养,助力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和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文字规范化也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因此,一个大国一定要在文字方面保持它的严谨性和规范性,这是其在世界上树立权威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应当从汉字作为记录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脉的符号系统,从汉字作为承载中国文化基因、标识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根脉源泉这样的高度来理解、认识做好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大意义,让汉字随着时代的发展焕发新的活力,更好地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进一步提高站位 创新形成一套明确的发展思路


文字规范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高度,对语言文字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领域不规范使用汉字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和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领域各单位充分认识规范使用汉字的重要意义,对出版物、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等汉字使用情况开展全面自查和清理,切实提升内容质量,推进规范使用汉字成为全民共识。


中国出版协会作为中国出版界的全国行业性组织,一直以来把宣传和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职责,积极搭建平台、创新开展工作。新闻出版文字规范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文字规范化工委”)就是中国出版协会为贯彻落实中宣部关于加强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要求,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贯彻实施,而设立的重要分支机构。


文字规范化工委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积极投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浪潮,针对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改革创新形成一套明确的发展思路,开展自身建设、积极履职尽责。


进一步加强引导努力构建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新闻出版行业是宣传和规范使用汉字的主阵地。无论是传统的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书等各类出版物,还是广播电视以及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新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媒介,都是规范使用文字的重要主体,同时对增强全社会文字规范化意识、提高用字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文字规范化工委自成立以来,充分认识加强汉字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新闻出版工作者在推进文字规范化建设方面肩负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认真贯彻党中央有关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中宣部对文字规范化工作的统一部署,认真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在加强汉字文化推广、规范使用汉字宣传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


作为中国出版协会独特而重要的分支机构,覆盖领域广、影响力辐射远是文字规范化工委的突出特点。工委成员单位除了传统的新闻出版单位,还有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北京汉仪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以促进行业生态的良性发展。文字规范化工委要充分展现其专业水平,进一步建章立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增进成员单位业务融合、资源共享,通过进一步组织交流,形成一支具有大局意识、专业水平、服务精神的人才队伍。要鼓励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语言文字规范化事业,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和媒体等多方参与、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统筹兼顾,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从而形成工作合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进一步强化技术应用着力提升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


数智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高新科技的发展为新闻出版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大量费时费力的重复性劳动,把成本降下来,从而提高内容生产效率,使知识生产更加精准,知识传播更加快捷,知识服务更加个性化。这些都形成了我们制定规范的根基,在规范基础之上能够生产出权威有效精准的内容产品。


国外同行已经开始尝试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知识生产,一些科技公司和其他社交媒体将新闻出版业精心编辑加工后的内容用于训练大语言模型,这也为我们新闻出版行业带来无限商机。比如谷歌与美国新闻集团达成合作,每年向后者支付 8000 万美元的内容授权使用费,用于开发新的人工智能相关内容和产品。全球知名出版商泰勒 & 弗朗西斯(Taylor & Francis) 和约翰· 威立国际出版集团(John Wiley)分别收到了 7500 万美元、4400 万美元的内容授权使用费。科技公司 OpenAI 也向一些重要出版商付费,购买其内容用于训练大语言模型。


我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性能是 4700万亿次,换算成全世界的人去做四则运算,相当于 60 亿人算 1 年,但是超级计算机几秒钟就可以算完。试想一下,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果有人工智能的辅助和加持,将会极大推动内容生产,创新知识服务,当然前提是有规范化的文字、高质量的语料库作为基础。


文字规范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精密而长久的系统工程,要抢抓技术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提升工作的针对性与协同性。推动其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信息服务资源,加强语言文字的数字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文字规范化工作信息化水平,提升创新应用能力。



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助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在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文字规范化对于提升中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至关重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坚实的文化自信基础,而如何让世界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文化,汉字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和桥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文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文字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高中文在全球科研体系和学术领域中的媒介语言作用,提升中文学术成果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规范使用汉字,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深刻认识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大力弘扬汉字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以高水平文字规范化工作推动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在中国出版协会新闻出版文字规范化工作委员会 2024 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上的主旨演讲,发表时有删改)


来源 | 中国出版 公众号

初审 | 夏国强

复审 | 邢自兴

终审 | 赵玉山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