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高新科技的发展为新闻出版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大量费时费力的重复性劳动,把成本降下来,从而提高内容生产效率,使知识生产更加精准,知识传播更加快捷,知识服务更加个性化。这些都形成了我们制定规范的根基,在规范基础之上能够生产出权威有效精准的内容产品。
国外同行已经开始尝试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知识生产,一些科技公司和其他社交媒体将新闻出版业精心编辑加工后的内容用于训练大语言模型,这也为我们新闻出版行业带来无限商机。比如谷歌与美国新闻集团达成合作,每年向后者支付 8000 万美元的内容授权使用费,用于开发新的人工智能相关内容和产品。全球知名出版商泰勒 & 弗朗西斯(Taylor & Francis) 和约翰· 威立国际出版集团(John Wiley)分别收到了 7500 万美元、4400 万美元的内容授权使用费。科技公司 OpenAI 也向一些重要出版商付费,购买其内容用于训练大语言模型。
我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性能是 4700万亿次,换算成全世界的人去做四则运算,相当于 60 亿人算 1 年,但是超级计算机几秒钟就可以算完。试想一下,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果有人工智能的辅助和加持,将会极大推动内容生产,创新知识服务,当然前提是有规范化的文字、高质量的语料库作为基础。
文字规范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精密而长久的系统工程,要抢抓技术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提升工作的针对性与协同性。推动其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信息服务资源,加强语言文字的数字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文字规范化工作信息化水平,提升创新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