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质检
出版专业论文投稿发表的几点经验
发布时间:2024-08-27

“论文发表”是我们所写论文的价值体现,自然是我们的追求,可能否如愿以偿则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怎样做才能提高“投中率”想必就是大家关心且需要合计的事情了,而彼此交流也是实属必要的。


我有过投稿和发文的经历,在此谈点感受。在1996年至2019年的20多年间,我在10多家出版专业期刊上发表了论文64篇,其中超过半数发在了《中国出版》(7)、《科技与出版》(7)、《出版科学》(7)、《编辑之友》(6)、《现代出版》(6)、《出版发行研究》(3)、《中国编辑》(2)、《出版广角》(2)和《编辑学刊》(1)等“双核”期刊上。


从我以往投稿的经历看,本文所谈的感受大概可以供大家参考,只是需要说明的是,上文《出版论文写作经验点滴谈》介绍的是我对怎样去写出版论文的经验之谈,本文想与编辑同人交流的则是我既往向出版专业期刊投稿的个人感受,而这两文都不涉及如何破解编辑无暇顾及写论文困境的话题,故请大家明鉴,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同话不同框”情况。如有写论文志向的编辑同人看过后感觉还能有些许收获,也就不违我写就此两文的初衷了。


说起我投稿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




论文质量要高


论文要想发表,无疑得能打动期刊编辑,这是最为浅显的道理吧!而写出的论文要能入人家“法眼”,需要提高论文的质量就是硬道理了。


曾看到一顶级历史学术刊物的老总谈他们的用稿之道——文章取舍就看是否符合他们录用的条件,并不考虑名气、头衔、学历、背景及是否是各类研究课题等什么的,还特意举例说他们刚发过一篇北大在读本科生的论文,而该刊以往的作者基本都是清一色的教授、博导以及博士或博士后。凭什么?就是符合录用的标准。


我想这个标准非文章的质量莫属吧!不过感觉这质量也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因而不同个体会有不同的解读。从我发文的经历看,我认为大概有四个要点——


一是不“炒冷饭”,不嚼人家嚼过的馍,立题与众不同,有新意。


在我初写出版论文时,我社时任社长李毓兴老师的切忌“炒冷饭”,即不要去写人家都已经谈论过多少遍的话题的反复教导让我受益匪浅,而投稿的经历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当年的论文《谈谈心理注意在校对中的运用》在投给一出版期刊后不久,就接到了编辑部的电话,告知我文章准备采用。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让我至今仍印象极深的是编辑的评价——你这论文内容让人感觉很新颖啊!


还有一次打电话给所投期刊的编辑部咨询稿件的命运,编辑告之文章没有被采用。可过了不几天,又接到了该编辑部主任打来的电话,通知我文章被采用了。我对此感到很困惑,就请教说前几天刚问过编辑,说不用了啊!主任对此的解释让我很开心——她当时没看到所投的这篇文章,只是过了几天在弃用的来稿中看到了该文,感觉文章所论观点的角度很独特,很有发表的价值。


我深深体会到,要想让写出的文章立题与众不同、有新意,就需要我们多了解业界的动态;多关注、多研究想要投稿的期刊,对期刊编辑感兴趣和作者们研讨的话题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做无用功。

二是立论有说服力,能令人信服。一C刊编辑部对拙作的评价可以说明这一点——文章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校对者在校对实践中的情绪变化,进而从心理修养的高度研究消除不良情绪的途径”。


而另一C刊编辑部对拙作《略谈质检工作思维与质检思维定势》的评语也可做个佐证——“该文介绍了作者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三类质检思维,同时介绍了质检思维定势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文章文句通顺,有说理有举例,对质检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文章正是作者工作、思考所得。对于质检这么一个很技术的问题,作者试图从思维上探寻规律,这是很可贵的。”而且还提出了把文章一分为二,即把“质检思维”和“质检思维定势”的话题各自独立成文的建议,体现出了很深的学术造诣。我照此做了后,论文分别发表在了两家C刊上。


至于如何使写出的东西有说服力、能令人信服,我想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对各种事物多加观察、多加思考、多下功夫了,总之是要做有心人,而注意学习就是不可或缺的。对我而言,时事政治、新闻以及各种渠道的消息等都是我论文中论证、论据的丰富来源。

三是不照搬照抄他人的东西,即便参考、引用别人的文章,最好能结合自己文章的情况,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使得行文能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有一次和同人合写了一篇论文,我委托其负责与期刊编辑部沟通、联系事宜。之后她向我反馈了编辑部对论文某部分需要充实并改写的审稿意见。我说你就直接按照人家的要求做下处理吧!可同人很真诚地说,试着做了,可与论文的总体风格怎么也不合,读起来特别别扭,还是您处理下吧。事儿虽不大,但也能彰显出行文风格的作用了。


对于行文风格,我至深的感受是,写文章时直接套用人家的话语后基本就不会“玩儿”了。为什么?“水土不服”,破坏了我的行文风格吧!而对于个人行文风格的定位,我认为就如林语堂所言的“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而林青霞在读过季羡林写的描述人与猫情感的《老猫》后所感慨的“不一定要用多少华丽的词藻和高深的语言,只是把作者的真性情生动表达出来就好”就更感亲切、引发我们的共鸣了。


写出的东西让人感觉娓娓道来,像是在交心,很具可读性,而不是在夸夸其谈,更不是在拿大道理压人,这样就足矣。我最初写出的东西也被指犯有这那的毛病,所以感触更深。而要想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行文风格,没有什么捷径和诀窍,只能是靠平时多写、多练笔了。时间久了,自己的风格自然就会形成。也就是说,这风格是磨出来的,而不可能是不请自来的。

四是编校方面的实务性论文少不了用实例说话,而这恐怕就很值得琢磨、值得用心了,即所举的例子是否典型、能否具有代表性,或者说能否吸引人。


清楚地记得某C刊的编辑在通知我的投稿被采用了的电话中特意说,我文章中的例子可把他乐坏了。


怎样在文章中用好、用活所举的例子呢?这就有个例子的说服力问题需要我们考虑了。我想例子的“鲜活性”是不可或缺的,而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的编校工作中积累起来的很多实例其实就具有这种特点,它们绝对是充实论文内容的极好素材。


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样的实例就相当于菜肴中的调味剂吧!由此可说,在编校时做有心人、把见到的能说明某个问题的例子及时记录下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我自觉以上的四点认知还算切合期刊用稿的基本要求,或者说至少挨点边儿,不止一次有同人在第一时间与我分享一起探讨过的论文发表后的喜悦,这多少能说明点问题吧!而我的一次“被期刊编辑”经历更是很有趣儿!——一位熟识的兄弟社编辑请我帮忙看下她的论文,我看过后感觉“小打小闹”地改无济于事,因论文在整体上问题不少,必须大动,而这又不适合我代为捉刀,况且也改不好。


鉴于此,我向她指出了论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改动的建议。让我大感意外的是,她说这文之前投给过一C刊,我说的咋跟他们的意见一模一样呢?言外之意,我大概可以做她文章的期刊编辑了。


再多说一句吧!从出版专业期刊发文的现实情况看,过去那种热衷于刊发编辑实务性论文的景象似乎很难再现了,因为期刊编辑们现在关注的热点已经发生了转移,因此出版社的一线编辑要想刊发论文真是愈发困难,不少同人对此很是忧心忡忡。


曾有一家出版专业杂志的老总在回应编辑同人的关切时说,我们不是不用实务性论文,而是这样的论文一定要有新意,要谈得深刻,不能泛泛而谈,更不能罗列“豆腐账”。我想,这是不是也是在指出目前一些编辑实务性论文中所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呢?


我感觉这位老总的要求对一线编辑可说是既不高、也不低了。说不高,缘于这是对出版论文的基本要求;说不低,则是写起来恐怕是要费番心思的,而且一线编辑在平时看稿的负担很重,用来考虑写论文的时间十分有限。困难肯定有,而且恐怕还不小,不过我想,只要我们不想放弃写论文的努力,就一定能找出破解困境的办法。而如何去满足这位出版杂志社老总所提的要求,这应该没有定论,不过以上所谈几点应该可以供大家做下参考吧!




投稿的刊物要选对


这就需要研究拟投的刊物,了解其特点以及对稿件的要求,正可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样我们才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投中率。


记得我曾连续多次向一C刊投稿都未被采用,向编辑部咨询时人家不说不用,只是反复告诫我好好研究下他们每期所发的文章。这就是在委婉地却也很明确地表明态度——你的投稿比较盲目。我想这就属于当年钱学森回答请教问题人的“问道者盲”,说明我对他们杂志了解的还不到位、研究的不够,投稿自然不能做到“投其所好”,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主动寻找向刊物贴近的机会,主动向其“示好”,即便起不到啥作用,我也没啥损失吧!在这方面,我曾有过成功的尝试——我曾“觊觎”一当时热度很高的出版期刊许久,很渴望能在它上面发文,因此就很关注该刊物,每期都认真看。有次出于职业习惯,发现一文中有前后相抵牾的表述,因此就提笔给编辑部写了封信指出此错漏。说起来这就属于“示好”之举了。


让我没想到的是,不久就收到了期刊主编的亲笔回信(当时还是通信时期)。主编在信中对我表示感谢,同时说为表诚意,准备在下一期上全文登出这封信,可见人家对待自身存在问题的态度极为端正,这令我很是感动。


我也立即回信感谢主编的美意,并表示刊物的版面本就十分紧张,因而没有必要让我的信再去占用宝贵的版面……拙文《影响校对质量的十大因素分析》最后就是这样得以发表的,每每想起都是好开心了。


没想到开心之后还有意外惊喜呢!——此文在该期刊上发表后的反响很好,被检索次数和转引率在我所发表在出版刊物上的所有论文中遥遥领先,甚至还被台湾省的研究生在硕士论文中加以引用,这都实属额外收获了。


我由此想,我的这个经历倒是可以反证前面提到的“需要提高论文的质量”的观点能站住脚了。道理也简单——如果论文质量达不到人家的要求,我们再“示好”恐怕也是徒劳的,毕竟期刊对来稿都有自己的录用标准。




注意创造条件


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推销”自己的论文,以期收到“发表全不费工夫”之功效,如充分利用参加学术研讨会或与期刊编辑接触的机会寻求发表。在这一招法上,我也是有所受益了。实事求是讲,这有时也是“可遇不可求”,但我们不妨有这种意识吧,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头脑的”!


以上所谈的只是发生在个人投稿经历中的一些小故事,也可以算作经验与大家分享。不过实事求是讲,文中所谈的一些看法恐已是“过去时”了,未必具有可复制性,因而权且算作为编辑同人提供一点争取论文发表的思路与借鉴吧,毕竟思考问题对我们而言永远都是需要的,永不过时!


最后衷心祝愿编辑同人能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投稿的有效做法并最终能够发文成功。


作者| 米戎

编辑| 夏国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