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质检
审稿切忌盲目统一
发布时间:2023-09-26

规范、统一是出版物编校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之一。一般来说,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在加工稿件时应将稿件中的人名、地名、事物名称、概念术语、数据等进行统一。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2015版)》要求进行稿件加工整理时要对稿件进行规范统一,并且进一步阐释,“统一是要求同一部稿件中的人名、地名、书名、事物名、相关的材料和数据、格式等前后一致”,可见进行统一也是行业的要求。

由于社会现实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实际稿件加工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名、地名、事物名称不统一反而比统一更恰当,甚至在一些情况下,比如人物职务发生变化、地名发生变化、国际组织成员数量发生变化等情况下,盲目统一反而会犯错误。


这就要求我们在审稿时,对人名、地名、术语概念等使用的具体情境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后,确定哪些情况应该统一,哪些情况保留多样性,以更加恰当、准确的方式去表述,切忌为了统一而统一,损害稿件的文义、美感甚至准确性。


笔者结合已有出版物和自己工作中的体会,对出版物中不宜盲目统一的情况试归纳如下。

图片

同一事物两个以上称谓并行


很多情况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同一事物有两个以上的名称在同时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物中难免会出现用两个以上的表述方式指代同一种事物的情况。


有时候同一个术语概念会有多种表述方式并行,很多事物都有别称、俗称、简称等。在比较轻松的谈话里,人们常常会使用概念术语的简称、俗称或别称。如果将非正式谈话中的术语机械地统一成正式称谓,往往会损失文稿所要表达的情境、人物关系方面的特有的氛围或亲切感。


例如,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和一个法国代表团会晤时曾说:

“共同市场(EEC)建成的那一天……甚至比赢得战争的胜利都更加美好。”

这里的共同市场指的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因为欧洲经济共同体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共同市场,所以艾森豪威尔在口语对话中用共同市场来指代欧洲经济共同体。如果为了将此处和其他处统一,将其改为欧洲经济共同体,则会失去原话的轻松感。

图片

事物发展变化带来的不一致


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有时候甚至会发生根本变化。无论是人名、地名、其他事物的名称还是数据,都可能随着历史的发展发生变化,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下面试列举几种主要的事物发展变化带来变化的情况。


(一)

人物身份变化带来的称谓变化


人物的身份变化常常引起称谓的变化。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往往会拥有不同的身份。职务的改变常常会给人带来新的身份。例如,


亨利·基辛格最为大众熟知的身份是美国前国务卿,但实际上,基辛格初涉政坛甚至直到他人生最辉煌时期,职务都不是美国国务卿。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基辛格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直到1973年9月22日,基辛格才担任美国国务卿[3]


如果在一部著作里,将基辛格的职务统一成美国国务卿就与事实不符,自然就会形成错误。


(二)

人物改名


有时历史上的人物因为各种原因,比如避讳、赏赐或者纯粹的个人喜好等原因更改自己的姓名,进行稿件加工时人名的使用应与人物特定历史时期使用的人名一致。


唐初名将李勣就曾多次改名。《资治通鉴·唐纪二》载:

“徐世勣据李密旧境,未有所属[4]。” “李世勣在黎阳,上遣使以密首示之[5]。” “上一日退朝,召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褚遂良入内殿[6]。”


《资治通鉴》这三句话里的徐世勣、李世勣和李勣指的是同一个人。同一个李勣,《资治通鉴》之所以在三处用不同的姓名称呼他,是因为他改过两次名字。


李勣原名徐世勣,17岁时随翟让在瓦岗起义,后追随李密。李密降唐,徐世勣将李密旧境的土地民众以李密的名义献给魏徵投降。李渊深为徐世勣对李密的情义所感,给他赐姓李,于是徐世勣就变为李世勣。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李世勣为避逝去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将自己名字中的“世”去掉,于是他的名字又变成了李勣[7]


因此,虽然《资治通鉴》中这三句话里用三个名字指代同一个人,但这样的表述是妥当的。如果在编辑书稿过程中,将类似情况中的三处姓名修改成一致的,反而会犯错误。


(三)

地名变迁


地名在不同历史时期也会发生变迁。

例如,今天的南京,在历史上曾有过“秣陵”“建业”“建邺”“建康”“集庆”等名称。

《资治通鉴·魏纪七》载:“吴主大发众集建业[8]。”《资治通鉴·晋纪十四》载:“及敦克建康,谓导曰:‘不用吾言,几至覆族’[9]。”前一句里的“建业”和后一句里的“建康”,都指的是今天的南京。改名建业前,南京的名称是秣陵。《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八》载:“张紘以秣陵山川形胜,劝孙权以为治所;及刘备东过秣陵,亦劝权居之。权于是作石头城,徙治秣陵,改秣陵为建业[10]”。晋朝时将建业改为建邺,后为避司马邺的名讳改名为建康,元朝时改名为集庆,明朝时改名为南京[11]



如果稿件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南京,对其称谓进行统一,则会出错。正确的做法是在哪个历史时期就使用其在该历史时期的称谓,而不是全稿用统一的称谓。


(四)

组织机构名称变化


组织机构的名称有时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发生变化。


组织机构发生变化的时候,比如扩张、合并、升级或降级等往往会导致组织机构称谓发生变化。


组织机构规模、结构或性质等方面的变化往往导致组织机构称谓发生变化。

例如,欧盟从成立之初到现在,经历了多次名称变化,而且每次名称变化都伴随着结构和性质的改变。1951年4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即《巴黎条约》)是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签署,1952年7月,《巴黎条约》正式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7年3月25日,六国签署《关于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条约》和《关于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1958年1月,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7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此次名称的变更伴随着机构的合并[13]


1992年2月7日,欧共体就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谈判达成一致,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欧洲联盟”这个名称取代“欧洲共同体”这个名称。欧洲共同体变为欧洲联盟,增加了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等内容,组织的性质发生了变化[14]


有时候,组织结构也会在规模、性质等未发生太大变化的情况下纯粹更改名称。


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在1911年成立时,其名称是清华学堂, 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从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基本上是单纯的更改名称,其规模、性质、结构均未发生大的变化[12]



“欧洲联盟”“清华大学”等组织机构名称的多次变更提示我们,如果稿件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某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名称则应该与该组织机构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名称一致,而不是全稿统一。如果全稿将名称发生过改变的组织机构名称进行了统一,则会出错。


(五)

概念术语表述方式的变化


有时候,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或者人们认识的改变,概念术语的表述方式会发生变化。


比如不结盟运动,最初的名称并不叫不结盟运动,而是“不承诺(un-commited)”和“不参与(non-engaged)”两个名称交替使用。贝尔格莱德会议后,“不结盟”的称谓才渐渐占据主流。1976年的科伦坡会议正式将“不结盟”(non-aligned)运动确定为该组织的官方名称[15] 


如果对不同历史时期表述方式不同的概念术语进行全稿统一,则会出错。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具体的情境,按照特定时期的表述方式表述。


(六)

事物发展变化导致的数据改变


有时候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一些数据也会跟着发展变化。


比如欧盟的成员国数,在其前身欧洲煤钢共同体刚成立的1952年时是6个,在1995年时是15个,2013年克罗地亚加入后欧盟成员国是28个,2020年英国脱欧后,欧盟成员国变为27个[16]


如果一部稿件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欧盟成员国数量,则不能对其进行盲目的统一。其数值应该与特定时期成员国的实际数量一致。

图片

其他原因导致的不一致


除了一个事物多种称谓和事物发展变化会导致不一致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会导致不一致。


(一)

时区不同带来的时间不一致


由于全球不同地方处于不同的时区,同一个历史事件,处于不同时区的国家对事件发生时间的记载可能会有所不同。

比如中美《上海公报》发表日期,中国政府网显示为1972年2月28日[17],美国一些网站显示日期则为 1972年2月27日[18]这里的日期差别是由中国和美国的时区差别引起的。

如果一部稿件涉及《上海公报》的中英文版本,两种语言的版本上记录的发表日期不一致倒是没有问题的,因此不必对其统一。


(二)

译名歧异、文字变迁导致的不一致


译名歧异、文字变迁、旧译名使用也常常导致引文或注释与正文的差异。


一般而言,出版物的译名会选用标准译名。但是有时候,出版物里涉及的人名地名尚无标准译名,或者引证的较早文献里使用了旧译名,便会出现正文和引文或文献里译名不同的情况。


比如著名国政学者Barry Buzan,现在学界比较常用的译名是巴里·布赞,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的《新安全论》将其译为巴瑞·

布赞[19]如果一部稿件里提到Barry Buzan时,将他的中文姓名按照学界常用的做法译为巴里·布赞,但引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安全论》时,为如实反映引证文献原貌,仍须保留原译名巴瑞·布赞,而不能为了统一改变引用文献里Barry Buzan的译名。


除译名不同会导致引文或注释里的称谓与正文不一致外,文字变迁也会导致引文或注释里的文字使用与正文不一致。比如“其他”这个词,在较早的文献里写为“其它”,“唯独”在较早的文献里有时也写为“惟独”。那么如果引文或注释里出现了“其它” “唯独”这样的词汇,出于尊重原文献的考虑,加工稿件时不能将其与其他处统一。


(三)


文学艺术类出版物追求修辞效果导致的不统一


文学艺术类出版物除追求内容的逻辑性和准确性,还追求修辞效果和美感。对文学艺术作品来说,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生动活泼、错落有致往往会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老舍的作品《月牙儿》写道,“特别是有点小风的时候。微风仿佛会给那点微光吹到我的心上来”[20]



“小风”和“微风”是同一个事物,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把这里的“小风”和“微风”统一,原作中的美感就会失去。

图片

结    语


统一是编辑加工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为了让稿件从形式和体例上更加一致,更加富有逻辑性,形式上更加优美,我们常常会对稿件的不同部分进行统一。


但是,归根到底,对稿件进行统一的目的是有利于读者阅读,而不是相反。现实世界是丰富多样且充满变化的,优秀的出版物应该充分反映现实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在加工稿件时,应辩证地看待并运用统一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统一能够提高稿件质量的情况下进行统一,在统一损害文义、艺术性甚至准确性的时候,则应保留事物的多样性,不强求统一。


(参考文献略)


作者丨蒋少荣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

编辑 | 夏国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