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课堂
异形词规范化要刚柔相济
发布时间:2025-01-06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因为不知道该使用“翔实”还是“详实”,“莫名其妙”还是“莫明其妙”等词语而困扰。,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书面语中同时存在并被人们所使用,它们的读音相同,且能在相同的语境中互相替换使用,但是词形却不相同,它们被称作异形词。

晁继周曾指出:

“异形词是词汇书写中的一种歧异现象,对于语言的书面表达是一种赘余。因此,异形词的整理和规范是语文规范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异形词进行规范就是从并存并用的几个词形中选取出一个作为推荐词形。《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以下简称《一异表》)指出,确定异形词推荐词形要依据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三个主要原则,其实要切实做好异形词规范化工作还需要处理好刚性原则和柔性原则的关系,将刚性原则和柔性原则相结合。

刚性原则是指在判断一种语言现象是否规范时,采取果断性、绝对性、对错分明、不含糊的态度,往往是非此即彼地作出判断。刚性原则固守语言原有的规范,认为突破原有规范的语言现象都是不符合规范的。因此,主张坚决彻底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国家发布的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一切规范文件。柔性原则是指在判断一种语言现象是否规范时,采取比较灵活的态度,不搞“一刀切”,不是非此即彼地作出判断。柔性原则不固守语言原有的规范,认为语言现象是否符合规范存在中间状态、过渡状态,允许多种形式并存。因此,主张对语言文字规范文件作变通处理,而不是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规范文件。


虽然刚性原则与柔性原则的主张相反,但实际上二者是各有利弊的。刚性原则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缺点是“一刀切”过于机械,毕竟语言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中,一旦成为刚性规范,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而且刚性规范一般都会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稳定,如果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么就会与现有的规范产生不一致。


柔性原则的优点是给语言的快速发展留有余地,缺点是因为不是强制执行,所以不利于人们掌握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使得人们在选用某一语言形式时还会举棋不定。


因为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具有约定俗成性,所以语言文字规范化必须要遵循刚性原则。只有人们都遵守统一的语音、字形、语法等规范,交际才能顺利进行。但如果只遵循刚性原则,那么就有违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当语言规范与语言事实不相符时,语言规范的执行就会受到不小的阻力,从而影响人们选用正确的语言文字。又因为语言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语言文字规范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语言文字规范化还要遵循柔性原则。


只有给语言文字的发展留有空间,给语言文字规范的制定留有余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但如果只遵循柔性原则,那么就不便于人们掌握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标准,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时就会因无据可依而具有随意性,不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由此看来,只遵循刚性原则和只遵循柔性原则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


有鉴于此,我们提出异形词规范化应该遵循刚柔相济的原则,即刚性原则和柔性原则同时兼顾,互相补充,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语文辞书在异形词规范化工作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异形词规范化的刚柔相济原则在语文辞书中主要体现为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先柔后刚三个方面。



刚中带柔


刚中带柔指语文辞书在处理异形词条目时,应执行现有的异形词规范文件,同时根据异形词使用的实际情况,并参考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对少数异形词条目作变通处理。

这就是说,异形词规范化首先要遵循刚性原则,即严格贯彻执行《一异表》,以《一异表》确定的推荐词形为推荐词形。《一异表》是目前发布的有关异形词的唯一规范文件,虽然是试行文件,但却需要刚性贯彻执行。

《一异表》共整理异形词338组,在现代汉语规范型语文辞书《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中收录了其中的321组异形词,约占总数的95%,这是对《一异表》的刚性贯彻执行。例如:


【杀一儆百】(杀一警百)杀一个人来警诫许多人。泛指惩罚一个人来警诫许多人。

【蹒跚】(盘跚)形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步履~〡~学步。

【盘跚】见977页〖蹒跚〗。


“杀一儆百—杀一警百”这组异形词首字相同,所以按照《现汉》体例,它们排在同一大字头下,非推荐词形“杀一警百”不再出条;而“蹒跚—盘跚”这组异形词首字不同,所以不排在同一大字头下,非推荐词形“盘跚”虽然出条, 但只注明见推荐词形“蹒跚”。


《现汉》使用这种“并列出条”的体例实际上就是提示读者只能使用推荐词形,而不能使用括号里的非推荐词形。沈家煊曾指出:

“规范总是落后于语言变化和实际的,词典所体现的规范是软性的、有弹性的规范,不是硬性的、僵死的规范。”

其实,《一异表》中还有17组在《现汉》中并没有处理为异形词,而是根据语言事实对不同词形作了取舍或分化处理。这便是对《一异表》做出的弹性变通处理,是语文辞书刚中带柔的体现。



柔中有刚


柔中有刚指语文辞书对现有的异形词文件规范未作规定的异形词使用特定的体例来引导人们选用推荐的词形。周有光曾指出:

“权威性的辞书对异形词一向有引导的暗示。”

在《一异表》发布之前,《现汉》就以语言事实为基础,以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支撑,通过使用特定的体例柔性引导大众使用推荐词形。在《一异表》发布之后,《现汉》除了刚性贯彻执行《一异表》以外,还收录了约700组《一异表》之外的异形词(以下简称“表外异形词”)。例如:

【磨坊】名磨面粉等的作坊。也作磨房。

【磨房】同“磨坊”。

【仕女】名❶宫女。❷旧时指官宦人家的女子。❸指以美女为题材的中国画。也作士女。

【士女】❶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女,后来泛指男女。❷同“仕女”③。


“磨坊—磨房、仕女—士女”都不属于《一异表》的文件规范范围,因而其推荐词形都不能硬性规定,只能进行柔性引导。《现汉》从第5版开始对这些表外异形词专门使用了“也作—同”的体例,将推荐词形和非推荐词形都出条,同时又通过主条详注、副条参看主条的处理方式提示读者使用推荐词形,不要使用非推荐词形,这是语文辞书柔中有刚的体现。



先柔后刚


先柔后刚指语文辞书对目前使用频率还不稳定的不同词形不急于下结论,而是暂时搁置,待人们选用其中某一词形的倾向性非常明显且稳定时,再确定推荐词形。

因为语言的发展具有惯性,当新词形出现时,与之相对应的旧词形并不会马上消失,而是会保留相当长一段时间,所以我们要正视这种惯性,对异形词的不同词形要“喜新不厌旧”,允许多种形式并存,对某些并存并用的词形先暂时搁置,多观察一段时间。


实际上,暂时搁置这种处理方式并不是“引导软弱无力”“对异形词的泛滥听之任之”,也不是“模棱两可”,而是辞书编纂者的一种“良苦用心”,恰恰体现了其匠心独具。例如:

【板块】❶大地构造理论指地球上岩石圈的构造单元,由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分割而成。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澳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划分成小板块。❷比喻具有某些共同点或联系的各个部分的组合:报告共16个部分,分三大~。注意用于报刊、节目等时一般作“版块”。

【版块】同“板块”②。

【旋涡】❶气体、液体等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注意用于液体时一般作“漩涡”。❷比喻牵累人的事情:陷入爱情的~。‖也作漩涡。

【漩涡】同“旋涡”。


“板块—版块、旋涡—漩涡”是两组异形词,其中“板块、旋涡”是推荐词形,“版块、漩涡”是非推荐词形。但用于报刊、节目等时“bǎnkuài”一般写作“版块”,用于液体时“xuánwō”一般写作“漩涡”,只不过目前这些用法还不够稳定,为了稳妥起见,《现汉》暂且没有以“版块、漩涡”为推荐词形,而是使用注意栏这种体例来提示读者非推荐词形的使用范围。


对于此类情况,当人们在一定的语义范围选用某一词形的倾向性日趋明显且稳定时,甚至当不同词形在使用范围上完全分化开来时,《现汉》会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或者对异形词的不同词形进行分化处理,这是语文辞书先柔后刚的体现。




综上所述,刚性原则与柔性原则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异形词规范化遵循刚柔相济原则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因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异形词规范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 | 王迎春 谭景春 

来源丨 语言文字周报 公众号

初审 | 夏国强

复审 | 邢自兴

终审 | 赵玉山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