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技书的编辑,职业生涯中所编辑的稿子不可能100%是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或多或少会编辑一些非个人所学专业的稿子,笔者认为这类稿子是最难的,主要原因就是“不熟悉”。遇到这类稿子,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编辑加工:专业名词术语、量和单位、数字用法、图文对应等。
下面就笔者最近加工的《电磁兼容检测技术与应用》书稿,谈谈其中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这个专业领域的书稿笔者之前没有加工过,属于“陌生”领域)。
箭头左侧为原稿表述,右侧为参考改法,下同。
(1) 短时间闪变值Pst/短时间闪变Pst/短期闪烁Pst→短期闪烁值Pst。
长时间闪变值Plt/长期闪烁Plt→长期闪烁值Plt。
依据GB/T 17625.2—2007《电磁兼容 限值 对每相额定电流≤16 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中的表述:
依据GB/T 4365—2003《电工术语 电磁兼容》中的表述:
一本书中,前后表达应一致。
(2) 相对问题电压变化Dc/相对稳妥电压变化dc→相对稳态电压变化dc。
依据GB/T 17625.2—2007《电磁兼容 限值 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中的表述:
(3) 总谐波畸变(THD)→总谐波畸变率(THD)。
依据GB 17625.1—2022《电磁兼容 限值 第1部分: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 A)》:
(4) 水平耦合平面(HCP)→水平耦合板(HCP);垂直耦合平面(VCP)→垂直耦合板(VCP)。
依据GB/T 17626.2—201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中的表述:
(5) 闪烙现象→闪络现象。
(6)V型网络→V形网络;△型网络→△形网络。
依据GB/T 4365—2003《电工术语 电磁兼容》中的表述:
(7) 超外差式接收器→超外差接收机。依据“术语在线”电子学_电子线路与网络。
(1) 收发天线/收、发天线,写法应一致。
(2) 镜频抑制比/镜像频率抑制比混用,前后表述一致即可,两种说法都有标准支持。
“镜像频率抑制比”的说法依据GB∕T 6113.101—2021《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
“镜频抑制比”的说法依据GB/T 4365—2003《电工术语 电磁兼容》中的表述:
(3)地参考平面/参考地平面/接地参考平面混用。
统一为“接地参考平面”,依据GB/T 17626.2—201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中的表述:
(4)组合波发射器/组合波发生器/组合波信号发生器混用。
应统一为“组合波发生器”。依据GB/T 17626.5—2019《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组合波信号发生器”为旧标准中的说法。
(5) 受试设备/被测设备/被测试设备混用。可统一为“受试设备”。
(6) 产品族电磁兼容标准/产品类电磁兼容标准混用。可统一为“产品类电磁兼容标准”。
(1) CISPR标准规定→CISPR(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标准规定。
依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2) 将EUT的干扰信号耦合到测量接收机→将EUT(受试设备)的干扰信号耦合到测量接收机。
依据GJB 152A—19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
(3) CDN→CDN(耦合/去耦网络)。依据GB/T 17626.6—2017《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注意:这里“耦合”与“去耦”之间用斜线连接,不用“和”字,即不写为“耦合和去耦网络”。原稿中还可能写为“耦合/去耦装置”,应改为“耦合/去耦网络”。
(4) 国际认证组织、认证机构只有英文缩略语,缺少中文说明:
①IEC→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②ITU→ITU(国际电信联盟)。
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lectro作为单词前缀,不单独写出,应与后面的字母连写。
(1) 强度水平则是指工频磁场的峰值或均值,通常以安培每米(A/m)或高斯(G)为单位。此句中单位用法有问题吗?
答:有问题。这里应删除“或高斯(G)”。与A/m对应的非法定计量单位(高斯单位制单位)是Oe(奥斯特),不是高斯;在实际中没必要提高斯单位制,只说明法定计量单位即可。高斯(Gs)对应的法定计量单位是特[斯拉](T)。
(2) 10/700 us组合波发生器。单位有问题吗?
答:有问题。其中us应改为μs,数值10后面不宜再加单位μs。参考GB/T 17626.5—2019《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中的写法:
(3) ± 1 KV (充电电压) 。单位有问题吗?
答:有问题。KV应改为kV(k应改为小写)。这个在原稿的表格中常常错写为大写K :
(4) 表头中“Class B限制值(dBμV/m)”的单位写法有问题吗?
答:单位写法没问题。依据GB/T 15579.10—2020《弧焊设备 第10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中的写法:
参考GB/T 6113.104—2021《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1-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辐射骚扰测量用天线和试验场地》中的表述:
这里单位的μV/m加了括号,dB(μV/m)、dBμV/m二者有何差别?希望各位老师文后留言讨论。
(5) 表头中“骚扰电压限值dB(μV)” 的单位写法有问题吗?
答:单位写法没问题。依据GB 4824—2019《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 射频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中的写法:
这里dB(μV)的中文名称是分贝微伏,在电磁兼容专业中常用来表示电平值。
需要说明的是,表头中单位与量名称之间应用斜线分隔,即骚扰电压制值/dB(μV)。
(6)热效应可以理解为电磁辐射强度超过10 W/m2 ……的单位写法有问题吗?
答:有问题。依据GB 3102.6—1993《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中的表述,辐射强度的单位应该是W/sr。W/m2是辐射能流率的单位。
(7)相对电压变化特性Dt→相对电压变化特性d(t)。
最大相对电压变化Dmax→最大相对电压变化dmax。
依据GB/T 17625.2—2007《电磁兼容 限值 对每相额定电流≤16 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中的表述:
(8)短路比Rsce→短路比RSCe。
依据GB/Z 17625.6-2003《电磁兼容 限值 对额定电流大于16 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谐波电流的限制》中的表述:
3次谐波、5次谐波,数字用法有问题吗?
答:没问题。不宜改为汉字数字。依据GB 17625.1—2022《电磁兼容 限值 第1部分: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 A)》。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标准名称与标准号不匹配,引用已经作废的标准,强制标准与推荐标准混淆。确认标准引用是否有误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登录“工标网”查询。这个“查”就能避免这里错误的发生。举例说明:
(1) GB 4824—2019《工业、科学和医学(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GB 4824—2019《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 射频骚扰特性 值和测量方法》(这里标准号是最新的2019,但是标准名称用的却是2004年已作废的标准名称)。
(2) GB 13837—1997《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此标准已作废,且没有替代的新标准,应建议作者删去。
(3) GB 9254→GB/T 9254。该标准作为强制标准是在1998年,但是这个标准已经作废。新标准是推荐标准,非强制标准。
(1)IEC61000-4-6-2013→ IEC 61000-4-6:2013(IEC与标准号之间应空1/2字距;IEC标准年代与标准号之间用冒号连接)。
(2) GB4824—2019→GB 4824—2019(GB与标准号之间应空1/2字距)。
作者丨绳超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 | 夏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