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质检
关于“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建国”的用法问题
发布时间:2020-07-02

       出版界各类QQ群、微信群经常有人提问:

        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这些词是不是不能用?

        新中国”要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吗?

        解放前”“解放后”是不是要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成立后)”?

        建国”一词是不是必须改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类似的问题不同的人一遍遍发问,同行们也一遍遍回答,问题和回答被各种“群”和“号”转来转去,甚至有些培训活动中也讲了、回答了,可提问似乎并没有停止的迹象,因此萌生了写此文的想法。

 

解放前”“旧中国”“解放后”“新中国”

 

一、释义

        解放”这个词,按照《辞海》,早在《三国志·魏志·赵俨传》中就已经有了:

       俨既囚之,乃表府解放。”

       这里的“解放”是“释放”的意思,这个意思演变为今天《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就很自然了:

       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

       《现汉》“解放”词条的另一个释义是“推翻反动统治,特指我国1949年推翻国民党统治”,例词为“解放前”。《辞海》的释义相同,例词为“解放前”“解放后”。由此可见,“解放前”“解放后”是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划分节点的。

       但这个划分只是作为一个标志,因为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前,实际上全国很多地方已经解放,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早就有了,而海南岛、西藏则是1950年、1951年才解放的。这里我们也不讨论解放前后、新旧中国划分的其他学术观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新、旧中国的划分节点不会有任何疑义。解放前的旧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的时间,国家饱受内忧外患,积贫积弱,民不聊生。即使到了民国,在外,国家主权得不到保证,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甚至曾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在内,各地豪强争权夺利,全国一盘散沙。特别是国民党实行专制统治,人民在政治上没有民主自由,经济上极端贫困,生存尚且艰难,更说不上精神上的轻松愉悦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自由,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全国人民精神振奋,有一种“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彻底解放的感觉。由于解放前后、新旧中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这几个词被广泛使用,沿用至今,解放前是旧中国,解放后是新中国,这两对词在很多情况下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二、“不能用”之说的两个由来

         01《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

       最早提出慎用“解放前”“解放后”两个词,是2002年11月中共中央台办《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以下简称《涉台宣传用语》):

       对台宣传报道,一般不用“解放前”或“解放后”,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新中国成立前(后)”或“一九四九年前(后)”。

       据说2016年《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进行了修订,将相关内容改为:

       一般不用“解放前(后)”或“新中国成立前(后)”提法,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或“一九四九年前(后)”提法。

这是“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这几个词“不能用”之说的正规来源。

         02“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

       除了第一个由来外,更多的出版人是从网络流传的“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以下简称“禁用词和慎用词”)了解的,对于这篇文章是否出自新华社,笔者做了一番考证,见下文。

        禁用词和慎用词”第四部分  “港澳台和领土、主权类”第77条:

       一般不用“解放前(后)”或“新中囯成立前(后)”提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或“一九四九年前(后)”提法。

       这段表述和2016年修订的《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是一致的。通过对比还发现,“禁用词和慎用词”中涉台用语的大部分内容与《涉台宣传用语》高度重合,说明“禁用词和慎用词”是以《涉台宣传用语》为蓝本的,并非新华社独创。由此可见,“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这几个词“不能用”之说确实来源于《涉台宣传用语》。

       TIPS:关于“禁用词和慎用词”由来的考证

       新闻出版业内和社会上广泛流传的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汇(第一批)》(以下简称“第一批禁用词”),通过百度、知网等搜索,均未找到原始出处。很多文章提到此文是发表在2015年11月新华社的《新闻阅评动态》第315期上,这期读物网上也无法查到,或许它是新华社的内部资料,并未公开。

       搜索显示,《新闻爱好者》杂志2007年5—7月的上半月刊,分三期连载一篇《新闻报道的禁用词汇》,文章开头提到:“新华社总编室根据田聪明、南振中同志的批示精神,组织国内部、国际部、对外部、新闻研究所搜集整理了近年来各编辑部规定的禁用词。在网上广为传布,受到好评。现摘转如下……”2006年到2007年间,很多媒体人的博客转发过第一批禁用词,内容与《新闻爱好者》基本相同。

       田聪明同志2000年6月至2008年3月任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南振中同志2000年6月至2007年8月任新华社总编辑、党组副书记。综合各类资料发现,新华社确实公开、半公开或者通过内部资料发布过第一批禁用词,时间是在2005年,而不是网上很多文章所说的2015年。新华社《新闻阅评动态》第315期印发时间应该是2005年11月(月份无法确定),而不是2015年11月,很多文章引用时抄来抄去、以讹传讹。还有一种可能,就是2015年《新闻阅评动态》第315期重新刊发了第一批禁用词。总之,从十年前的2005年开始,新闻出版行业就已经遵守第一批禁用词的使用规则了。

       2005年至2015年,第一批禁用词整整用了10年,其间未见到新华社再发布过新的禁用词,以致有“好事者”根据形势发展,自行对禁用词进行修订,往里补充了很多内容。

       2016年,网上出现《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以下简称《禁用词和慎用词》)一文,称是第一批禁用词的修订版,内容由第一批禁用词的45条增加到102条。此文被广泛转发,有些行业还根据自身实际转摘或增添内容,还出现了很多研究性论文,但是,追溯此文的确切源头,却发现无处可寻。

       搜索百度文库,发现有李小漾漾的网友在2015年1月7日上传过一篇《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新增、删除及调整条目》,并且注明是“根据新华社广东分社提供材料整理”,这或许能说明2016年版《禁用词和慎用词》确实源于新华社。将二者进行对比,发现内容还是有明显差别的,这也说明新华社的禁用慎用词实际上一直在随形势发展调整,并不全是“好事者”所为。

       不管《禁用词和慎用词》是由新华社通过何种方式发布的,还是由“好事者”在新华社内部资料的基础上“众创”的,事实是它受到了各类媒体从业者和宣传工作者等的广泛认可。由于它对新闻报道、书报刊编辑出版和其他宣传工作中涉及政治、民族、宗教、社会生活和领土主权、国际关系等重大、敏感问题的用词用语,进行了全面归纳和总结,具在很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因此不仅被书刊报编辑视为重要参考文本,而且被其他从事宣传工作的人作为“参考文件”,同时也是出版物编校质量检查默认的计错依据。

三、真的“不能用”吗?

        “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这几个词“不能用”之说是对《涉台宣传用语》和《禁用词慎用词》进行机械、绝对化理解的结果,权威部门和专家从来没有说过这几个词不分何时何处、何种语境绝对不能用,所以“不能用”“禁用”之说总体上是不成立的,真正需要探讨的其实应该是这几个词“怎么用”的问题。

       首先,应该正确理解《涉台宣传用语》和《禁用词慎用词》的精神。“不能用”“禁用”“不用”与“慎用”“少用”是有区别的,怎么用,关键就是要看语境。

       (1)所谓“不能用”,是有针对性的。《涉台宣传用语》针对和使用的语境是“涉台”,《禁用词慎用词》以《涉台宣传用语》为蓝本,并且从相关内容所在的位置看也是涉台的,所以非涉台的,就不在“不能用”“禁用”“不用”之列。

       (2)《涉台宣传用语》说的是“一般不用”,而不是一律“不用”。涉台时之所以“一般不用”解放前(后)或新(旧)中国提法,估计是为了照顾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士和一些经历过解放前后、新旧中国交替的当事人的感受,以及他们对于那段历史的不同看法或观点,出于国家统一、民族大义考虑。“一般不用”,是指新编出版物尽量不用;如果是重印出版物,或者引用历史文献、引用已有出版物的内容,或者引用他人的口述资料等,就应该尊重原著和作者的用法,该怎么用还怎么用。

       (3)《禁用词慎用词》包括禁用和慎用两部分,“不能用”之说直接忽略了“慎用”,片面强调“禁用”,有以偏概全之嫌。“禁用”和“慎用”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哪些词、什么语境下禁用,哪些词、什么语境下慎用,需要编辑根据具体文意判断、取舍!

       其次,笔者建议“少用”解放前(后)、新(旧)中国提法。

       虽然“一般不用”是针对涉台的,也不存在绝对“不能用”“禁用”的问题,但是,不管涉台不涉台,都建议“少用”解放前(后)、新(旧)中国提法,倡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或“1949年(前/后)”。

        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新中国”是带有鲜明历史印迹的词,时间和感性色彩也很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超过70年,经历过解放前后那段历史、对新旧中国的巨变有强烈感受的那一代人,大部分已经离去或者老去,今天的读者对“解放前”“解放后”“旧中国”这样表述逐渐会感到生疏,准确表述历史事件、力求贴近读者理解实际,也应该是编辑出版或宣传工作职责所在。

       特别是图书,理论上说要传之久远、普及后世,为了让将来的读者能更容易读懂今天出版的书,不会被其中的一些特定用词所困扰,在描述某一段历史时,出版物就应该尽量使用相对直接、客观和理性的用词,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立前/后)”、“1949年(前/后)”。

 

“建国”一词会有歧义吗?

 

一、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庆祝国庆”“祖国万岁”“庆祝建国70周年”……

       每年国庆节期间,总会有人对类似的口号提出质疑,认为这些口号中的“国”都要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理由是会有歧义,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70来年,而中国历史已经“上下五千年”了,此“国”非彼“国”。各类出版同行社群对“建国”要不要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成立)”,提问—回答—转发,陷入无限循环中。

       把书稿中的“建国”一词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成立)”,当然更严谨,笔者是赞成的。但是,行文都有语境,不会没头没脑地使用“建国”一词,在前后文能照应的情况下,描述特定的事情,“建国”一词真的会引起歧义吗?读者会把“建国”理解为“建立中国”“建立祖国”吗?——显然是不会的!

二、为什么“建国”一词不会有歧义

       祖国—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三者的关系太复杂,这里不讨论。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简要考察一下,在当下的书稿语境中,为什么使用“建国”一词不会有歧义。

       (1)祖国、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几个词,无论是从时间、空间还是历史、文化等角度理解,都不是全等的概念,因此并不会有人把它们混淆在一起,把“建国”理解为“建立中国”或“建立祖国”。

       祖国是一个可意会却很难用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词。“中国是中国人的祖国”,似乎很好理解,祖国历史很悠久,范围也很大,却难以找到具体的建立时间和一成不变的空间范围。

       中学历史教科书已经清楚地表明中国人的祖国地理范围要比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得多,怎么可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呢?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了祖国地理的一部分,是祖国历史、文化和血脉的传承者,祖国是抽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则是具体的,是祖国延续到现在的具体化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时高呼“祖国万岁”“祝福祖国”之类的,是人们把对“自己的国家”(现汉“祖国”一词的释义)和“祖宗之国”的感情,寄托、依附在一个具体对象上,不会存在“歧义”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但与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那个中国同样不是全等的概念,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国人也不会把二者混淆了。实际上,“中国”只是我们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的总称、统称或简称,历史上并没有哪个时期用“中国”做过国名,而用的是“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号。

       中国”一词很早就出现了,比如: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上就有“宅兹中国”的铭文,《诗经·大雅》“民劳”篇有“惠此中国”句,《尚书·周书》“梓材”篇有“皇天既付中国民”句,出土的汉锦护膊上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句,东汉铜镜上有“中国人民”“中国大宁”铭文,这些文物、古籍上的“中国”二字意思各异,但可以肯定都不是作为正式国名使用的,而正式用“中国”作为国家简称的,也只有中华民国时期和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歧义”的可能也是不存在的。

       (2)中国历史上很多新朝刚建立时,也使用“建国”一词,如“建国改元”之类的。所谓“建国”,建的都是特定时期的国,而写作通常都是有背景或语境的,比如说清朝的事情时,其中有“建国三十年”句,会歧解成明朝或其他朝代吗?——显然是不会的!会歧解成“中国建国三十年”吗?——恐怕连想象都不可能!其实,世界上大部分历史比较悠久的国家,国土和国名都会经历过变动,分分合合,这个时期的国与那个时期的国,都有相对明确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也有不同的建国者,读者是不会在阅读时产生歧解的。

       总之,在当下语境中论及最近71年来的事情,笔者认为使用“建国”“建国××年来”这样的表述,不会有歧义。编辑没必要想得过多,自我设限。建议相关专家也最好不要在质检出版物时,以差错论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