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 李艳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每一位编校人员在加工书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归结起来有如下几类。
一、仅凭经验容易判断失误的字词
编校人员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思考和查阅资料才能判断对错的词语,这类词语如果仅凭经验很容易判断失误。近一年来笔者就在编校书稿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这样的字词,现在一一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1.有位作者在稿件中写了一首自己旅游见闻诗,其名曰 “汨汨东阳江”,笔者初审时认为“汨汨”用在此处不恰当,应是“汩汩东阳江”。
理由是:“汩”和“汨”字形相近,但其实右半部不同。见下图,左边字是汩(gǔ),右边字是汨(mì)。
“汨”(mì),只用在汨罗江中释为水名,发源于江西,流至湖南入洞庭湖。而“汩”(gǔ)则是指水流的样子,“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在这里作者是为了表现东阳江的流动貌。因此,笔者果断地将“汨汨”改为了“汩汩”。
2.还有语句描写货郎的大声吆喝,书稿中这样写“货郎小巷嗥”,笔者初审认为 “嗥”字不妥。
因为“嗥”虽也为大声叫,但是多指豺狼等大声叫。而“号”现汉解释为“拖长声音大声叫唤”,用在这里更为妥帖,因此建议作者改为 “货郎小巷号”。
3.审稿中发现有表现影视方面的大明星的词语,原稿中是这样描述的“影业巨擎”,初读时就觉得这个“擎”字有哪里不对头。
于是翻阅我们的“掌中宝”——《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这样解释:往上托;举。很明显是一个动词,所以用在此处肯定不对。
笔者仔细核查,确定“巨擎(qíng)”系“巨擘(bò)”之误。擘:大拇指;“巨擘”:大拇指,比喻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如医界巨擘等。
4.笔者审过一本有关对联的书稿,其中有上联这样写“比户不惊龙也吠”,初读时,心里就想着龙怎么会吠呢?一般形容狗叫才用“吠” ,难道这古代传说中的神物也会“吠”?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查阅了很多的资料,最后认定,“龙”应该是“尨”的误写。“尨”在《现汉》的解释为“毛多而长的狗”。《诗·召南·野有死麋》中有:“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由此可知,是长毛狗在叫而非龙叫。
5.审稿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生僻字,习惯百度搜一搜。但如果百度也是错的呢?有本幼教的书稿中出现这样的句子“霍加狓当当的椅子太高,脚够不着地”,笔者当时就想“霍加狓”应该是一种动物,因为书稿描述的是森林中的故事。
但为什么只有“狓”字有反犬旁呢?搜百度,结果也是这样。不放心,去啃词典,笔者在《现汉》找到这个词条“㺢㹢狓”(huòjiāpí):“哺乳动物,体形像长颈鹿,但小得多,毛赤褐色,臀部与四肢有黑白相间的横纹。生活在非洲原始森林中,吃树叶。”而翻遍了整个词典,都没有“霍加狓”这个词条。于是,笔者判断,此处的动物应该是“㺢㹢狓”。如果真的大意了,这个词就成了“霍加狓”了。这样看来,培养质疑精神真的很重要。
二、常识性错误
众所周知,做好编校工作,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杂家。而成为杂家就需要积累很多常识,即多个领域的基本知识。笔者在编校过程中遇到的几个类型如下。
1.有本书稿中有作者旅游观光时写的一首名为《苏州新区》的诗,诗中这样写道“金鸡湖西望湖东,……中新合作新区起……”,初审时笔者就认为这首诗搞错了地理位置,把苏州新区和苏州园区张冠李戴了。因为金鸡湖畔是中新合作的园区,而非新区,新区是在苏州的城西,那里叫苏州的高新区,而作者所描述的明明是“园区”,书稿中却写成了“新区”,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编校人员作为职业“把关人”,就要把好这道关。
2.在一本有注解的书稿中,注释中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说明。说“南京大屠杀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笔者是在2015年审读这本稿件的,众所周知,南京大屠杀是指抗日战争期间,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的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既然知道了1937年,那么剩下的就是我们算一道算术题,没有人会算错,这个历史事件距今已有70多年,而非60多年,因此,如果不熟知历史上的一些事件,也会犯这种可怕的历史知识错误。
3.在一本关于博物馆的论文中,有作者提到“位于中山门附近的南京博物馆,其数字馆、民国馆、艺术馆等如何如何”,笔者看到这里时真是皱紧了眉头,因为中山门附近的名为“南京博物院”,其占地70 000余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包含历史馆、艺术馆、特展馆、民国馆、数字馆和非遗馆,形成“一院六馆”格局。而南京市博物馆则位于朝天宫,是一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是南京市市立博物馆。其规模远不及南京博物院。虽然“馆”“院”乃一字之差,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物单位,如果就这样出版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编辑责任之重大,不言而喻。
三、语言或风格上的瑕疵
编辑不但要当“杂家”,还要当“改良家”。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些作者的稿件,语言或者风格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瑕疵,编辑需要帮作者把一些语言改得更为贴切。如笔者曾经看过一本诗词方面的稿件,在编辑中就遇到过以下几种情况。
1.诗文中有这样一句,“一叶彩虹惹相思”,我看到这儿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叶”字有点不合适,读起来削弱了整句诗的韵味。于是,我思考再三,建议作者将其改为“抹”。因为想象雨后出现的彩虹,像画家随意涂抹的一道油彩,所以觉得“抹”字更有韵味。作者也是欣然同意。
2.还有一句作者是这样描述的,“一片桐叶飘渐稀”,大家可以试着想象一下,“飘渐稀”三个字,肯定是到了秋天,一树的梧桐叶子渐渐飘落,所以才会渐渐稀少,但是“一片”桐叶无法表达“飘渐稀”。因此,笔者在编辑过程中建议将其改为“一树桐叶飘渐稀”。作者积极肯定了编辑的“改良”。
四、解决办法——工匠精神
面对以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错误,我们该怎么办?不是任由其泛滥,而是要用我们编辑独有的工匠精神去分析、处理、解决。笔者认为编辑职业的工匠精神包括:用心、质疑、勤学、善思、创新。
编辑要用心审稿。从古至今编辑都是文字工作者,面对文字,我们应该有敬畏之心,因为文字是神圣的,字里行间能透出人性、人情、思想……中华文明就是靠文字传承的,文字作为载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时,华美的背后挥洒着多少编辑的汗水?然而现在考核文编多以工作量的多少来衡量,导致一些稿件急于求成,岂不知速战速决中贻误了多少宝贵的东西。因为好的稿件有时候是需要“磨”的,考核机制的变化,导致“心”分离,“心”浮于世,古老的工匠精神有被抛弃的危险。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编辑自己要保持清醒,善待文字,善待读者。
编辑得有质疑精神。遇到问题要冷静,不盲从,根据自身经验做出理性的判断。不要武断地认为作者本身就是专家,他或者她写的东西肯定不会有问题,于是偷懒。看到有疑问的也不去查实,或许一个错误就这样轻而易举地产生了,就像上面笔者举的幼教图书的例子。因此,质疑在编辑工作中应该是一种常态,一种追求,一种信仰。
编辑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注重日常的积累。有些东西可能遇到一次不容易记住,我们可以给自己备个记录本,把每次遇到的典型问题记录下来,以后再在书稿中遇到此类情况,就可以去查阅。编辑还要谦虚,善于向他人学习。遇到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千万不要好面子,要放下身段求教于懂的人。孔子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值得我们一生去实践的。博览群书当然也是一种学习。空闲时尽量多读些政史地方面的“杂书”,让自己尽量成为一个在各学科上都有所涉猎的“杂家”,这样知识的地基会越来越厚,审稿时才会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才容易解决。如果因为自己的无知问题都发现不了,更谈不上解决了。另外,编辑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寻根”精神。遇到不理解的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可求助于他人,也可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彻底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我想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学习吧。
编辑一定要善思。不单单是勤于学习,还要勤于思考,不断反思自己。曾子语“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从多角度不断地检查自己,才会不断进步,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才去参加与自己方向相关的各种培训,给自己充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一定要有创新。这一点也是很多编辑所缺乏的,目前正是传统出版业转型时期,编辑自身就更需要提升创新能力。转变思维,利用互联网+、运用各种新技术,把静止的文字酝酿成动感的符号,借着国家“一带一路”的大好政策,也让自己精心培育的文字内容“走出去”。
综上所述,编辑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剪刀+浆糊,编辑是具有质疑精神,具有一定的常识,具有一双火眼金睛能为作者排忧解难的有智慧的人。是用心、细心、耐心、专心的工匠。图书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就是在这样的工匠笔尖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