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质检
授人以渔:知识服务的新商业模式
发布时间:2023-06-30


知识服务是内容产业的兵家必争之地。但是,一些传统出版社往往缺少优质的资本、先进的管理和人才资源,空有窖藏浓醅,惜无销路。而在深耕内容的专业编辑看来,互联网平台主导的知识服务,又有同质化、低质化、噱头化的弊端。那么,作为传统出版社和编辑,如何结合自身业务开展富有特色的知识服务?


应有所为:审视当下的知识服务


随着科技发展,传播媒介更加丰富多彩,寻找信息的途径异常多样。以编辑工作为例,遇到某个人名地名或外文术语,“百度一下”总能最快找到线索;编辑某类专业书籍,需要临时补充相关知识时,我们习惯打开网络平台搭建的数据库;查古籍,用带有检索功能的古籍库;研究读者反馈,寻找策划灵感,会上豆瓣、知乎。


在不咬文嚼字的行业,更有点“一网在手,天下我有”的意思,知识、技能、信息,都可以从数字资源中寻找急就章。而这类大量的零散的需求,就自然而然地集成在知识服务平台。


微信读书等阅读平台,喜马拉雅等听书软件,知乎、得到、豆瓣等知识社区,这些互联网时代的宠儿,既有众包的生产模式、开源的版权理念,又有以大IP为支撑的粉丝文化和完备的社群构建,代表了知识服务的潮流。在理财的热潮中,雪球、虎嗅、钛媒体等财经商业媒体也打上了知识服务的旗号。


许多知名商业顾问、专家等将个人公众号也逐步打造成类似的专业平台。用户可以在上述平台快速获取金融投顾、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即插即用”的零散信息。这些平台“授人以鱼”,符合当今时代碎片化、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实用主义追求,方便用户获得短期利益。


但上述平台的缺憾也十分明显。订阅服务多由商业利益驱动,商业化、娱乐化、碎片化问题难以避免。很多“大V”的课程前几节课可能还有些干货,到后面就开始端起鸡汤,露出马脚,优质内容的持续性较差。还有些内容肤浅,一味迎合热点趋势,实在不宜美其名曰知识服务。部分平台只是信息的传播者或分销商,把内容经过流水线加工一番,食之无味。


最关键的是,大多数平台运营依赖算法,专注于迎合用户即时的显性需求,而没有挖掘当代社会大众真正的痛点,无法给予用户长期、深度的支持。换言之,无法起到专家、顾问、伴侣的作用。而这正是知识服务商业模式的创新点所在,也是传统出版社和编辑从事知识服务的最大可为之处。


有何可为:面向未来的知识服务


当今时代竞争激烈,每个人都需要塑造核心竞争力。平时,人们可能出于娱乐或应急,只需要一些零散的知识服务。但在职业发展遇到瓶颈,晋升通道堵塞,或在所处的环境和行业发生重大变化时,凭碎片化的知识和技能不足以安身立命。


比如刚升任编审的同事,或从编辑岗调任管理岗的同事,就不大可能靠现有的知识服务平台来塑造自己的编辑力与管理能力,而是需要系统搭建知识体系来提升自己,并且需要规划一条科学、合理、专业的进修之路。现有的知识服务平台满足不了这样的需求。


知识服务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正在于为人提供个性化定制的、科学的、系统的、终身的知识结构,并量身打造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使人能够科学高效地建立知识体系,规划学习方案,持续进步,应对各种挑战,真正塑造核心竞争力,实现人生目标。也就是说,人们的真实需求并非“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


出版社建立这样的知识服务平台有先天优势。首先,出版社掌握大量的专家学者、专业编辑等人才资源和出版图书的内容资源,有可能在长期深耕的专业领域,做出完整系统的精品内容,并能够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其次,出版社的编辑与作者、读者沟通联系非常紧密,编辑与作者有条件将自身打造成IP,亲身参与知识服务工作,便于提升品牌黏性,利于留存消费者和口碑传播。


最后,出版社有自己的主营业务作为基础,不必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平台的商业利润,加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要求,能够减少知识服务泡沫化、娱乐化、“民科”化的情况。


如何作为:拆解知识服务新模式


(一)

客户细分与价值主张


教育和个人发展是每个人永恒不变的课题。出版社最应该抓住的两类核心用户,一是需要建设支撑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知识体系的职场人士,二是为孩子寻找最优质的图书及课程资源的家长。他们缺乏权威科学的引导,面临巨大的选择机会成本。我们的知识服务平台要创造下列若干价值:

1. 帮助构建知识体系

平台要依据用户的求学经历、已读书目、已学课程、工作经验等数据,生成每个用户专属的知识体系。结合用户的职业规划、人生目标或价值追求,检测现有知识体系的长处与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并能指引用户不断进步,结合用户在平台的学习情况和主动录入的新信息,及时反馈更新。也可以根据用户现有的知识体系,帮助选择或规划职业发展方向。知识结构的所有变动、在平台上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将留下专属的轨迹,供用户反思回顾。


2. 图书课程选品与规划

出版社的编辑在选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他们懂内容,懂需求,并能够以强大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富有逻辑和理据地为用户推荐合适的图书与课程。编辑赋能,AI和大数据加持的平台,能够推荐和挑选一系列图书与课程,制定详细、科学的学习规划,指导用户如何高效、正确地完善知识体系。选品的依据,不再是热门排行榜、销量、好评度或媒体宣传,而是与用户知识结构和真实需求的匹配程度。


比如中文专业的用户准备进军风险投资行业,且知识体系中已有相当的基础阅读储备,平台就不会再按照图书排行榜简单推荐几本畅销书或流行的普及读物,而是有针对性地引导用户阅读比较深入的投资知识、名家实录,推荐用户学习必备的数学课程等。又如家长想为阅读过不少双语绘本的孩子选择更有难度的著作,平台会依据家长提供的已读数目,自动找到最合适孩子水平的图书,并推荐相应的外语课程。这样,就避免了选品环节算法的粗暴强推和用户学习过程中的低效重复。


3. 图书课程及附属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仅有指引和推荐功能的平台是单薄的,在获取用户的兴趣,提供选择,赢得信任后,平台很自然地要销售相应的图书和课程产品。此外,图书讲解、课后自测等服务,能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平台不必事必躬亲,有些业务可以整体外包,降低成本。编辑也可以将自己的读书感悟、内容解读制成各类附加产品。


4. 用户、知识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充分交流空间

知识和信息通过充分交换,可以激发文化创意,创造更大的价值,围绕共同的话题形成社群,有助于加深平台黏度,提高品牌力,形成文化生态,实现各方共赢。比如以年龄、地域、行业、课程、书目等为单位,组建班群等各类社群,使用户在私域中获得温馨体验和充分的沉浸感、交互感。对于高层次付费会员,甚至可以组建有顶级供应商参与的“私人俱乐部”。编辑在社群中可以扮演意见领袖、团宠、大家长等角色。


(二)

客户关系与渠道通路


客户关系的维护,主要依赖完善的会员体系和社交媒体矩阵。目前,消费行业头部企业已经研究出五花八门的会员制度设计与社媒矩阵营销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但要注意与新零售相似,线上平台一定要有实体场景作为支撑,让用户和平台能够面对面交流,沉浸式体验。比如由编辑组织和策划,专家学者和平台用户深度参与的文化沙龙、讲座、游戏、创作比赛等,这也是传播出版社品牌形象,拉近出版业与大众距离的好机会。


作为平台,要积极与社会公众、利益相关者和合作方保持良好关系,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校、意见领袖、电商平台等实现共享共赢。

新的知识服务平台,能在真正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并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这样的价值、使命、愿景和品牌主题,需要借助各方力量,从各个维度渗透进大众生活,反复强调,直至形成潜意识。


(三)

核心资源、关键业务与重要合作


最重要的资源是优秀的内容生产者,可以从出版社内部挖掘编辑担此重任。编辑是平台IP的重要来源,弥补技术的缺憾,与用户亲切交流,深入交往,增强用户的好感,平台还可以研发元宇宙中的虚拟数字人形象来丰富其内涵。同样重要的是基于尖端技术打造的知识结构AI,尖端技术是支撑知识体系建构业务的基本要素,通过长期深度学习,实现千人千面的定制,还能辅助图书和课程选品。


关键业务包括强社交属性的平台维护运营、会员体系、定制化服务研发、内容资源维护、线上线下活动等。重要合作包括科研院校、行业协会、新闻出版机构、互联网平台公司、知识服务集成商、图书和专业领域KOL和KOC等,涵盖甚广。这些将为知识服务平台的内容生产与运营提供非常大的外部助力。可以预想,如果新模式得以顺利发展,平台本身最终将成为规模巨大的知识巨人。


拥抱知识服务新时代


出版社限于自身实力,不能盲目摊大饼,而要从某一专业化领域做起。有关知识结构的服务是最有特色和最核心的基础服务,可以利用这一服务,聚合大量消费者,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参与合作,逐步针对性研发后续产品。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平台战略,实现合作共赢,同时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泡沫繁荣等既有问题,还要避免杀熟、垄断、滥用消费者信息、误导教育、违背“双减”政策等道德和法律问题。


知识服务要真正以授人以渔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从用户的深层需求出发,陪伴用户终身发展,帮助用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解决人生大问题,实现平台、用户和社会的三方共赢,真正展现文化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


最后想与各位编辑同人分享的观点是,现代社会中保持竞争力,需要的并不是天花乱坠的快餐式讲堂,也不是触手可得的碎片化信息或技能,而是拥有系统性思维,掌握事物底层逻辑,能够不断反思和自我规划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作者 | 王龙襄

编辑 | 夏国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