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转引”标注在论文中并不常见,这表明论文施引过程中的理想要求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矛盾。
从期刊的角度来看,审稿是科技期刊工作的必备程序,初审和准确选择审稿人是学术编辑的基本功。因此,编辑认真审稿是识别引用参考文献是否具有学术不端或不当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审阅稿件时,若发现文献著录项目不齐全、不规范,甚至著录错误(尤其是文献识别码错误),这类引用往往是随意性引用。
例如,参考文献著录规范规定,“多于3个作者的文献,著录作者项时,要列出前3名,而后加‘等’字”。有转引行为的作者,因没有查阅原始文献或根本查不到原始文献,转引他人的参考文献时只著录一个作者并加“等”字,更有甚者,编辑要求其规范著录时,干脆删除“等”字,不顾其他作者的著作权。
又如,引用外文参考文献时,如果编辑审阅时发现作者难以区分期刊、专著和论文集的析出文献,著录缺项,标错文献识别码,这类引用往往是转引。更有滥引的作者,在没有能力阅读和引用外文的前提下,为了使自己的论文看似既参阅了中文文献,又参阅了外文文献,在著录外文文献时,随便抄录几个所谓的外文文献,标注在相应的中文文献之后,以致错漏百出。
因此,期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治作者的随意性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