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想”
“承想”的意思是“料到、料想、想到”,多用于否定式。
例如:
涛他娘还以为运涛是十年监禁,不承想这一辈子娘见不到儿,春兰也见不到运涛了。(梁斌《红旗谱》)
“没承想”
“没承想”是“没想到”的意思,有时也说“不承想”“谁承想”。
例如:
(1)本来,完全来得及纠正错误,没承想他竟然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结果损失惨重。
(2)他小的时候有点儿蔫儿,学习成绩中等,不承想如今这么有出息,已经读了博士。
(3)谁承想他们几个人的矛盾,最后竟然酿成这么大的灾祸。
过去也有人把“承想”写成“成想”。不过现在一般都写作“承想”。
“曾想”
“曾”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zēng”和“céng”。
(一)zēng
“曾”读“zēng”时,常见的用法是表示亲属关系相隔两代。
例如:
“曾祖”指祖父的父亲,“曾孙”指孙子的儿子。
“曾”读“zēng”时,在文言中有同“增”的用法。
例如: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二)céng
“曾”读“céng”时,是“曾经”的意思,表示行为或情况在过去发生过。
例如:
(4)这位先生早年曾学过俄语。
(5)我的两个外国朋友曾不止一次登上八达岭长城。
读“céng”时,在文言中有加强语气的作用,相当于“竟然”。
例如: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曾想”中的“曾”读“céng”,“曾想”是“曾经想(过)”的意思。
例如:
我曾想去做一名教师。
普通话中一般不说“没曾想”。表示“没想到”的意思时,宜写“没承想”,不宜写“没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