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质检
镇村志类稿件编校中的五点体会
发布时间:2024-06-18

《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指出:

“推动专业志鉴、村镇志编修,助力提升乡村振兴‘精气神’。”

近年来,我国镇村志编修事业发展如火如荼,涌现出一批良志佳志;各出版单位也深度参与其中,甚至出现南京出版社“镇村志编辑部”等具有针对性的编辑部门。


镇村志虽然体量小,但覆盖历史、文学、民俗、地理、经济、管理等多学科,涉及林业、畜牧业、制造业、水利、建筑业、医疗等各行业,并广引古今文献,地域特色显著,对难以专精一志的编辑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


笔者参与镇村志编校的时间较短,谨将工作中的少许案例、教训汇聚成文,供各位师友参考。




以凡例为指导


 一篇完整的镇村志凡例,会交代该志的指导思想、记述时间与地域范围、地名使用与人物收录标准、统计数据与图片来源、计量单位用法、时间表示方式,以及一些词汇的特定用法等,对全稿的内容起到指导统筹作用。不能将凡例视为可有可无的面子工程,而是要烂熟于心,时刻应用到编校工作中,避开盲区,发现潜在问题。

编辑决不能将凡例视为可有可无的面子工程,而是要烂熟于心,时刻应用到编校工作中,规避盲区,发现潜在问题。


【案例1:】

“解放”一词,多特指“我国1949年推翻国民党统治”,甚至在涉台类表述中,“解放”会被替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一九四九年”等。但在镇村志稿件中,凡例一般会说明“解放”指“当地解放日期”,可能是1946年,也可能是1948年、1950年,或其他年份。如不注意凡例中这一说明,编辑很有可能误改稿件(笔者在第一次接触镇村志稿件时,就犯过这个错误)。


【案例2:】

历史上,某村三次改名,该村志凡例对改名时间节点予以明确,并指出“新旧名称的使用与对应时期吻合”。稿件中会出现一些名称混淆情况,应根据凡例标准,予以统一。


【案例3:】

凡例会介绍该志的记述时间范围,如“上溯至事物发端,下限至2020年”。编辑要严守这一标准,尤其是“下限”问题,如凡例中说明下限为“2020年”,则志书中的绝大多数数据应为2020年数据,如出现过多的2019、2021或其他年份数据,要请作者及时更新正文;如难以更新正文,则求其次,改写凡例。


另外,编辑还要注意镇村志凡例的内容是否符合或体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如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2008 年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人物“生不立传”,若凡例的人物收录标准违背这一原则,要采用“以事系人、人随事出”方式予以变通,并调整内容。


简言之,编辑要善于利用凡例,指导全稿的编校;也要及时发现凡例中的漏洞,避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细节上“瞻前顾后”


镇村志稿件中,有些细节(如人名、地名、时间、事件、标点等)不止一次出现。但是,由于来源不同、成于众手、理解误区等主客观因素,很容易出现矛盾,编辑要注意前后统一,如难以保持一致,则应删减或说明。


【案例4:人物】

某村志两次提到同一个民间传说人物,但一处为朱元璋的发小,一处为朱元璋青年时期结交的朋友,显然矛盾。虽然,传说中的人物可以有诸多版本,但在一部稿件中,应是统一的,或者有所解释,如加上“在另一个故事版本中”“也有人说”等,避免读者误会。


【案例5:方言】

某镇志中频繁出现“豁闪”“霍闪”“活闪”等方言词汇,均指闪电;而在书末“方言-普通话对照表”中,仅保留了“霍闪”一种写法。虽然方言字可以有多种写法,但稿件中的处理容易造成读者的误解,应根据“方言—普通话对照表”,统一为“霍闪”,同时在对照表中增加其他几种写法,以彰显方言的多元性。


【案例6:数据】

某村志提到当地有清代村规12条,但后列举、分析了13条,不合乎基本逻辑。这也是镇村志编校中的常见盲点,涉及数据时,前后文容易出现各分项之和与总数不对应、各分项比例之和与总比例不对应,甚至总比例小于或大于100%的情况。因此,编辑要注意对各类数据的验算,发现问题后,请作者审定,做到数据的统一。


【案例7:史实】

某村志开篇,介绍该村形成于清末民初;但在后文中,又说该村形成于南宋,可追溯至某历史人物,两种说法严重矛盾。其实,该村与南宋某人物并无关系,仅因村名与该人物名字谐音,民国时才衍生出这一民俗故事。因此,志书讲述这类故事或史料时,要注明其民间传说、民俗等属性,不应将其视为史实。


【案例8:标点】

某街道志中,提到当地有“十星级文明户”,但在目录和大事记中,分别表述为:“十星级”文明户、“十星”级文明户,具体行文中还有:十星级文明户、十星文明户、“十星”文明户等。应请作者以具体文件为准,全书统一。


这类案例还有很多,比如某村志村情概览中云该村得名于明成化三年,而大事记中称该村得名于弘治五年;人物的生卒年前后不一致;同一张图片或一段文字重复使用……需要编辑提高警惕性,对稿件整体熟悉,细节了然,纸质稿与电子稿搭配使用,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事实要准确


镇村志的稿件内容来源复杂,包括旧志、经典文献、档案、新闻报道、政府统计数据、口述史资料,甚至电影、纪录片、歌曲,等等。以上种种,很容易涉及编辑的知识盲区,出现问题。因此,编辑要格外留心各类事实的准确性。


首先,镇村志是各类志书中规模最小的一种,其引用传统典籍,也偏

向冷门、生僻,甚至是一些散佚史料,要提高警惕。比如某村志频繁出现《南山》诗,看似无问题,但实际当为“《男山》”,该诗过于小众,检索不到,因此这一问题很难发现。笔者当时就没有发现该问题,恰巧同事编校过该诗作者别集的影印本(该版本似仅藏于南图),指出问题,才避免硬伤

其次,一些镇村志会涉及领导人的讲话内容等,这就要求编辑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要利用具备权威来源的文集、年谱、资料汇编核对,杜绝二次引用;不仅核对引文内容,还要核对引文的时间、地点、出版信息等;而且对于节选的内容,要尤为谨慎,避免断章取义。

再次,要对当地地域文化有所了解。比如前文提到的“男山”,如对该地历史、地理有了解,则应知道当地有男山、女山、姑山等,从而发现潜在问题;再比如,某稿件中出现“两乡问政山笋”这一当地特色菜,编辑如对当地文化了解不足,则难以发现当为“两香问政山笋”(该问题同时还涉及音近字问题,在此不赘述)。

最后,有些镇村志会引用新闻报道、纪录片、歌曲、电影甚至乐谱等非常规资料。编辑要保证稿件引用版与原始出处的标题文字、正文、时间等一字不差。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如报纸发表版对文章可能有所增删,而村志收录版为作者手稿版,这种情况下,镇村志当进行说明。


另外,对各项统计数据,如人口数、居户数、商铺数、温度、面积、产量……要与官方信息核对,如缺乏官方信息来源,也要尽量请编者确认,不能出现有违常识的问题。




关 注 图 片


新志与旧志的一大区别,就是有大量图片尤其是照片入志。镇村志图片往往多达百余幅,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编辑要有核对图片的意识、能力。


首先,图片内容与文字的搭配。一般来说,镇村志的图片起着印证文字的作用,比如介绍历史沿革的篇章,配几张老地图;介绍名人的章节,配几张古人画像;介绍宗族的章节,配几张祠堂照片;介绍自然地理的章节,搭配几张风光图……的确能画龙点睛。但编辑要注意配图与文字是否吻合,比如描述张家祠堂的文字,却搭配了李家祠堂照片;2020年的活动,却搭配了2019年的图片;介绍竹海的文字,照片名曰“松风阵阵”……这都属于硬伤范畴,需要编辑发现并删改。

其次,要关注图片的美观性、协调性、清晰度。比如行文中或背白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插入适合满版的图片;而拍摄一些景物时,尽量做到精准、美观,不要出现过多杂物、人物或特点缺失等问题;还要格外注意图片清晰度问题,单凭纸稿,编辑未必能很准确地发现图片清晰度的问题,因此,要借助PDF文件以及和排版员的配合,将有问题图片一一标注,进行统一处理。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问题,比如图片中出现现任或前任领导人时,要进行备案;如图片中的广告宣传意识过浓,也要进行替换、修改……




其    他


镇村志编校中,还会涉及很多其他问题,都可能成为编校中的拦路虎,编辑要提高警惕性。谨举几例:

1.形(音)近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字形问题。辨认各类字形属于编辑的基本功范畴,但部分文字由于涉及稀见资料或当地文化,编辑则难以辨认,如前文提到的“男山”“南山”、“两香问政山笋”“两乡问政山笋”;另外,可能会有一些不规范字在当地使用较广,如某志“野蔬”篇中,一张照片出现菜农所写“丿了”二字,实际当为“苤蓝”(也有人认为是方言词),当予以替换。

2. 文风文体问题。镇村志要保持志书的严谨、朴实与流畅,忌讳过度抒情、辞藻堆砌等文风。这就需要编辑具有方志学理论知识,对整体和局部文风能够精准把握。

3.篇章设置问题。作为一部成品图书,如无特殊情况,各篇章的比例要大致均衡,不应顾此失彼。但部分镇村志可能存在篇章设置不协调的问题,这需要编辑不仅关注细节,还要把握宏观,利用好目录。

4.一些倾向性过度、不符合志书调性的内容。如方言篇目中的污言秽语、民俗篇目中的封建迷信等,都应适当删减。

5.部分图片虽然精美,与稿件契合,但未经作者授权。编辑也应警惕,如出现这类情况,应当获得授权,在图注或前言、凡例中对作者信息予以说明。

6.另外,镇村志涉及太多学科知识,未必是编辑的知识范围所能覆盖。




结    语


笔者接触镇村志时间很短,以上所谈也很浅。但我想,一部志书,便记录一部水土,其中大量的内容会成为后人参考的重要史料,失之毫厘,难免谬以千里。编辑作为镇村志事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当慎之又慎,练就扎实的编校基础,不断学习方志学理论、法律、规定,而且不断积累案例、总结经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更好地发挥编辑的作用,推出精品良志。


作者 | 徐辰

编辑 | 夏国强

来源 | 木铎书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