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结合笔者最近(2024年4月至9月)编辑加工的几本电工技术方面的书稿谈谈这类书稿中常见的编校差错及修改加工的方法。
主要问题是术语用法不规范或同一含义词语用法前后不一致。下文箭头左侧为原稿表述,右侧为参考改法。
(1) 体外心脏挤压/胸外心脏挤压→胸外心脏按压(依据“术语在线”麻醉学_急救复苏_心肺脑复苏)。原稿还可能错写为:胸外挤压/胸外积压/胸外按压等。
(2) 伤者/触电者/病人混用,应统一,可统一为触电者。
(3) 救护人员/救护者/施救者混用,应统一,可统一为救护者。
(4) 安全标志含义表述差错(用词不准,与标准GB 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中表述不一致)。举例如下:
(5) 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联结(依据“术语在线”电气工程_电气安全)。
(1) 一字头螺钉旋具→一字槽螺钉旋具(依据GB/T 10635—2013《螺钉旋具通用技术条件》)。
(2) 十字头螺钉旋具→十字槽螺钉旋具(依据GB/T 10635—2013《螺钉旋具通用技术条件》)。
(3) 活动扳手→活扳手(依据GB/T 4440—2022《活扳手》)。
(4) 指针/表针,前后表述不一致,应统一,可统一为指针。
(5) 数字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前后混用。统一一种即可,可统一为数字式万用表(与“指针式万用表”表达形式上对应)。
(6) hFE刻度线→hFE刻度线。依据实物图中的写法:
(7) 介绍万用表结构时,转换开关与量程选择开关两词混用,二者含义相同,前后表述应一致。
(8) 芯线/线芯
GB/T 6988.1—2008《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 第1部分:规则》的用法是:
GB/T 2900.10—2013《电工术语 电缆线芯》中的用法是:
两个词的含义不同,不宜统一。稿中涉及相关内容的时候,宜由作者核实相关表述的准确性。
(9) 线头的连接采用绞接法。这里“绞接法”有问题吗?
答:没问题。黑马校对软件提示改为“铰接法”,这个提示有误,不应修改。
(10) 导线的T形连接/T型连接,前后混用,写法应统一。这个没有查到相关规范。
参考GB/T 2900.10—2013《电工术语 电缆线芯》:
(13) 接插元件/接插件→接插件。依据JB/T 5843—2005《电力半导体器件用接插件》。
(14) 峰峰值→峰-峰值。依据“术语在线”电气工程名词。
(15) 李沙育图形→李萨如图形。依据“术语在线”。
(1)刀开关安刀的级数分有单极、双极、三极→刀开关安刀的极数分有单极、双极、三极。
(1) 三相对称电源/对称三相电源混用。应统一为“对称三相电源”。“三相电源”为固定名词(依据“术语在线”),中间不宜加其他词语。
(2) 三相对称负载/对称三相负载混用。应统一为“对称三相负载”。“三相负载”为固定名词(依据“术语在线”),中间不宜加其他词语。
(3) 绕组首端/绕组始端混用。前后表述统一即可。
(4) 三相电源或负载的星形连接/星形联结混用。应统一为“星形联结”(依据“术语在线”)。一般叙述中可用“连接”,参考GB/T 2900.1—2008《电工术语 基本术语》中的表述:
(5) 三相电源或负载的三角形连接/三角形联结混用。应统一为“三角形联结”(依据“术语在线”)。
(6) 串接电阻起动。“串接”没问题,不用改为“串联”。参考GB/T 2900.25—2008《电工术语 旋转电机》。
(7) 三相异步电动机可以分为鼠笼式和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其中,鼠笼式、绕线式的表述有问题吗?
答:有问题。依据GB/T 4831—2016《旋转电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中的表述:
(8) 鼠笼式转子绕组表述有问题吗?与之对应的绕线式绕组怎么表述最规范?
答:鼠笼式转子绕组表述有问题。应改为“笼型绕组”(参考GB/T 2900.25—2008《电工术语 旋转电机》中411-37-26。
“术语在线”中规范用词是“笼形绕组”,但是
一本书中用法前后一致即可。
“绕线式绕组”没有查到相关规范,保留原文即可。
(1) 磁力线、磁感线、磁感应线混用。宜统一为“磁力线”(依据“术语在线”)。
(3) 右手螺旋法则→右手螺旋定则(依据“术语在线”)。
(4) 安培环路定律→安培环路定理(依据“术语在线”)。
(1) 叠加原理→叠加定理(依据“术语在线”电力_总论或参考GB/T 2900.74—2008 《电工术语 电路理论》中的131-15-12表述)。
(2) 电压比、变压比、变比的应用场合。
电压比是电气工程中变压器、调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相关的规范用词,英文表述为voltage ratio。
变压比是电子学中机电元及其他电子元件相关的规范用词,英文表述为transformation ratio。
变比是电气工程中电工基础及通用名词相关的规范用词,英文表述为transformation ratio。
以上内容源自“术语在线”。三个词均有适用场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能一概而论哪个规范哪个不规范。原稿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上下表述不一致。举例如下:
答:采用平排形式。参考GB 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中的表述:
参考GB/T 1971—2021《旋转电机 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中的表述:
绕组线端标志U1/U1等文字符号的数字是平排还是排下角标?
采用平排形式。参考GB/T 1971—2021《旋转电机 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中的表述:
先看看原稿中的表述:
原稿的问题是同一物理量所用文字符号图文不一致、前后不一致。
依据GB 3102.5—1993《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和GB/T 2900.60—2002《电工术语 电磁学》中的表述可以明确磁通[量]和磁通链的规范符号。具体如下: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希腊字母是区分大小写的,其对照关系如下(依据GB/T 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在加工中,标注说明文字为“希大斜”。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开路电压、等效电源的内阻/等效内阻、短路电流,这三个量的符号。
参考电工技术相关经典教材和电路分析相关教材,发现这三个量的符号不同书的写法(大小写)是不同的,这个不能以某一个标准来加工书稿,应以原稿的实际情况来处理。下面列举经典教材中的写法:
(1) 开路电压uOC (下标为英文大写)、等效电源的内阻/等效内阻Ro(下标为英文小写o)、短路电流iSC(下标为英文大写)[出自李翰荪《简明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社]
(2) 开路电压U0 (下标为数字0)、等效电源的内阻/等效内阻R0(下标为数字0)、短路电流IS (下标为英文大写) [出自秦曾煌主编《电工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社]
(3) 开路电压uoc(下标为英文小写)、等效电源的内阻/等效内阻Req(下标为英文小写) 、短路电流isc(下标为英文小写)[出自邱关源原著,罗先觉主编《电路》(第6版),高等教育出社]
原稿表述如下:
这里的问题是电压源u下标S的大小写图文不一致。参考相关经典教材中的表述:
下标S均用大写正体,不用小写,与交流和直流等情况没有关系。原稿电压源、电流源相关符号下标大小写不一致时,宜统一为大写形式。
原稿表述如下:
这里文中角频率符号表述有误。角频率的符号应为希文斜体
,不是英文斜体w。
有问题。断路器的文字符号应该是QF。QS是隔离开关的文字符号。(依据GB/T 7159—1987《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订通则》。该标准虽然于2005年废止,但无对应的新标准代替,故可参照执行。)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断路器的图形符号是
;隔离开关的图形符号是
。有些改版书,上一版用的是隔离开关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QS,新版电路图中可能把原隔离开关的图形符号改为了断路器的图形符号,此时,其文字符号应对应修改为QF,不宜再用QS。文字符号与图形符号应“配套”。
图中角度符号有的用了双箭头表示,有的用了单箭头,形式上需要统一吗?
不需要统一。二者含义不同。这里双线箭头表示矢量的辐角,单线箭头表示矢量的旋转方向。
关于辐角标注的问题要依据原稿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以某个形式统一所有书稿。参考相关经典教材,不同教材中辐角的标注形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同一本书的形式需要统一。
电路图中,
画法有问题吗?
答:有问题。应改为
。
(依据GB/T 4728.2—2018《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第2部分 符号要素、限定符号和其他常用符号》。该符号为功能等电位联结,实际画图时,去掉底纹的·)。
示波器偏转因数为0.2 V/DIV,扫描因数为50 ms/DIV。
有问题。分别改为偏转系数为0.2 V/div、扫描时间系数为50 ms/div。依据GB/T 6585—2013《阴极射线示波器通用规范》。
有问题。这里的“度”在具体加工中应改为kW·h。kW·h是耗电量的单位。
这里数字2应为上角标,即mm2。这个差错非常隐蔽,如果不仔细阅读和思考很难发现。在加工书稿中涉及字母和数字连排的,一定要想一想其中数字的位置是否有问题,是否需要排上角标。
这里
符号排法欠规范。参考标准GB 3102.11—1993《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中的表述:
角度符号的斜线应该长一些。
这个咨询了一下专业排版人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方正排版软件格式(NPS、S10)的问题。稿件中用的是NPS格式,标准中用的是S10格式。排版人员说,“方正NPS里没有下面短的这个符号(
),所以只能做图,才能是
这个符号;S10里能直接出来
这个符号。NPS角度符号出来就不行了,就是
这个样式”。
三角形的排法不规范,应该排为等边三角形。
依据GB/T 2900.1—2008《电工术语 基本术语》中的表述:
作者 | 绳超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初审 | 夏国强
复审 | 邢自兴
终审 | 赵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