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质检
出版界的“扫地僧”:校对江湖的“隐者”生活
发布时间:2023-03-27



校对,这个出版链条中比较安静、收入相对低的岗位,很多时候被视作“只需改改错别字,门槛低、可有可无”的工种,却也是最基础、最复杂、最惊险、最重要的一个出版环节。尤其是在质检年审当头、读者来电质询差错时刻,校对员要么成“高光使者”要么成“指摘对象”,冰火两重天。


日常工作中的校对员,更像出版江湖里的“扫地僧”——校对如扫尘,旋扫旋又生。从岗位追溯,这个群体又极其边缘。大型出版社一般设有专门的校对部门,部分中小型出版社出于成本考虑,甚至会放弃校对岗位的配备,采取外校与内编结合形式,或机构内部编校合一、轮转执行标校的流程管理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受疫情影响,出版机构的无纸化外校在2020年后猛然增多,也给出版机构的运作流程提出了新的管理课题。不得不说,校对江湖,看似平静,却是考验出版机构实力最直接的一环。此次“中国编客”专题,我们特别邀约各出版细分领域的资深校对人员,聊聊工作岗位的心得与困惑。


出版社校对的“隐者”生活




校对员像是一群“隐者”,少被关注、少获掌声。校对被提及时,多是排除重大差错时,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庆幸“还好有校对”;或者百密一疏、差错出现的时候,埋怨“校对是怎么校的”。


2009年刘宇研究生毕业后给商务印书馆投了份简历。学日语专业出身的她本来应聘的是日语编辑岗,结果笔试后,迟迟未收到面试通知。过了一阵子,突然接到人力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当校对。当时的刘宇对校对一知半解,但对商务充满无限向往,便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3年。


性格沉稳、内敛的刘宇与校对工作的属性颇为匹配。入职后,勤奋好学的她逐渐从职场菜鸟成长为科内业务骨干,进而成为校对部主管。商务印书馆重视校对队伍的传统由来已久,30人以上的团队规模在业内屈指可数。在商务办公大楼采光最佳的5楼,分布着校对部的几间大办公室,校对员整日与书稿为伴、埋头苦读。刘宇说:

“宽敞明亮、整洁干净的办公环境有助于大家保持愉悦的工作心境。开放式办公室内整齐有序地摆放着隔断式工位,在保有相对独立办公环境的同时,又能兼顾业务探讨、情感交流。”

这是很多校对员想都不敢想的“星级工作待遇”。


刘宇的日常很简单,一部书稿、一盏台灯、一支笔。书桌上整齐码放着《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等工具书,“大红书”《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和“小红书”《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也是案头必备。清早,沏上咖啡冲好茶,沉浸在书稿中,笔尖在纸稿上窸窸窣窣划过,哗啦哗啦的折纸声已是再熟悉不过的白噪音,回过神来已是中午时分。

“也要适度休息、劳逸结合,上午10点的工间操能让我们暂时抽离繁难的稿件,有效缓解身心的疲态。”

当然,加班赶急稿也是常有之事。


2010年毕业找工作的曹翠与初出校园的刘宇一样,对“校对”不甚了解。只因远房亲戚的一句话,踏入“校对”大门。而今的她已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编校公司资深校对员,在医学图书校对岗做了12年。她的工作日看起来也极为平凡:上班收稿,明确任务安排后,首先清点稿件页码,共同完成一本书稿会及时与小伙伴沟通稿件的注意事项和共性问题等。然后,开始用折校的方法校对稿件。将校样按行折叠,与原稿逐字对照,进行稿件的折校工作。最后,对自己校对完成的稿件进行文字技术整理。一个校次完成后,转交其他校对员进行下一环节相应工作。


曹翠初入校对行业时,就见识过“校对”大神的功力。一次她与一位校对老师乘电梯,电梯门关上后,老师说电梯的提示语错了一个字,她定睛一看,真的有一个错别字。在她看来,这就是“校对的最高境界”——将校对思维铭刻在骨髓里,融化在血液中,第一时间发现差错。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刘竣最初因为“喜欢找书上的错别字”入行,而今成为了一名工龄21年的资深校对。早上7点半刘竣出门,8点到达出版社(早点出门通勤时间短),打开电脑,将昨天的工作总结一下:有哪些稿件是属于本月出版计划,本周需要推进到哪一步;时间和人手够不够;今天本部门该做些什么。大概花10分钟捋一捋,做到心里有数,接着编制“每日校对明细表”并发送至校对群,校对工作安排完毕之后,分配纸样稿件至责任校对,再开始做个人的校对工作——统稿、核红、点校等等,其间会和其他部门交流、协调稿件进度,以及解决一些校对疑问。正常情况,中午12点到13点半是刘竣的吃饭、午休时间,但在春教、秋教期间午休时间也被忽略不计,直到17点下班。“下班回家也是要带稿件的,晚上继续加班。”


刘竣曾遇到过一位出版前辈,算是“泰斗级”。当时,有一份稿件需要点红,“泰斗”看了点红后的二校样后,指了指文中的某一句话说:“这里还需要再看一看。”“这里”指的就是一校样有一处加字的痕迹,二校样上没有改。刘竣按一校样的笔迹将遗漏的字加上去了,从流程上来说没有问题。但前辈告诉他,“这里的字漏掉了,可能是排版人员遗漏,也有可能是排版人员加到别处了。”果然,按照前辈的指点,刘竣很快发现“这个字加在了别处”。


走上管理岗的资深校对




如果说十多年的校对生涯磨炼了校对员们的韧性和耐力,那么校对主管的岗位则让他们在统筹管理方面有所突破。


成为校对主管后,刘宇的工作重心转为稿件登记、流转等流程管理,费用结算、工作量核定以及稿件进度统筹工作,头绪繁多、压力不小,更觉得沉心静气的校稿时光难能可贵。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心拥有18年校对经验的校对科科长陈立辉,带领的团队也并不轻松。机工社校对队伍相对庞大、正式,校对员的工作量饱和,生产节奏紧凑。“经常周末和节假日也要加班加点。”


陈立辉的工作日常不同于普通校对员,她需要对一本书稿进行付型前的终检工作,以使该书达到可付型的标准。包括对书稿整体体例、层次、图表公式号、图文对照等各项内容进行检查,并对封面、内封和版权页的重要信息对照检查,对书稿中有疑问的地方加以标注并提出修改意见。此外,还需要将终检后的书稿交给编辑解决问题,与编辑沟通书稿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示修改范围及修改方案。对编辑解决问题后的稿件进行检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确保书稿中的每一处修改都正确、合理且完整。与排版厂沟通,对书稿中涉及串版面和改动较大的页进行核查,稿件符合付型标准后交给下一环节处理。”

作为工作多年的业务骨干,陈立辉在每天的工作中还时常指导新员工解决校对环节遇到的各种问题。


校对岗的工资是按底薪加超额核算,每月定额以外的工作量为超额、记超额工资,再根据工作量分档计效益工资。陈立辉直言不讳:

“校对行业的薪资待遇在整个出版行业应该算低的,除了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以外,薪资待遇也成为大多数年轻人不青睐校对行业的一个因素。”


作为审校部副主任,接力出版社18年资历的刘会乔不仅要负责审校部日常的管理工作,如分配校对稿件、安排校对进度等,也要承担部分稿件的校对。早上,刘会乔一般6点起床,骑共享单车40分钟到单位,在附近的食堂吃早餐。长期做案头工作,颈椎总有些不舒服,所以在开始工作前,刘会乔要充分活动一下,比如跳操等。正式开始工作时,她会先查看目前图书项目的校对进度,哪些项目能按时完成,不能完成的原因是什么,校对中是否遇到阻碍。解决完这些事情之后,就开始校对负责的稿件。除此之外,刘会乔还会处理各种事务,例如回答编辑、校对们的各种问题,接收新发的校对稿,检查下厂项目的清样并签字,等等。


在她看来,对校对而言,没有什么知识是“无用”的,哪怕是微不足道或者特别“偏门”的知识,都有可能会用到校对工作中。她笑称,上网时常见有人说“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作为校对就是这种感觉。


外编外校的“飘摇”生计




假设出版机构的校对老师们是出版江湖中的“沉静”派,那出版机构外围的那些校对力量,更像江湖中的“游击”派,生计对他们来说,是头等大事。


从2001年进《足球报》,郭明武粗略算了算,他与校对这项事业打交道了22个年头。


2004年,郭明武还在《足球报》做校对,当时的同事大军做美编网站。他想,“自己也搞个校对网吧?”同事大军作为先行者给了郭明武很大指引,幸运的是,他一下就申请到了jiaodui.com域名。申请下域名的那一刻,他知道,这辈子很难离开校对岗位了。


通过校对网,郭明武接了很多校对的活儿。2006-2007年,我国香港一家出版机构找他校对繁体字。那时候的文稿都是打印出来,校好后,夫人帮忙在电子文稿上修改。但这样做太慢,经常被香港那位年龄比他小得多的双学位留英硕士小姑娘批评。从小到大,郭明武可是好学生。本着不做“土鳖”的原则,他发狠学香港人的效率,多的时候一天校对10万字,多是青春小说类稿件。


2008年-2009年,柳州有家杂志社找郭明武校对稿件,发过来的是PDF文档。他把存在的错误在多少行、列、页写到word文档里,杂志社那边再修改。那时,这样的方式不直观,也影响效率。郭明武的朋友X鹏在广州一家杂志社做美编总监,告诉他有一款软件适合他的需求,可以实现文档编辑,这就是acrobat软件。当时,郭明武的夫人在日资企业做微型马达设计,对制图软件非常熟悉。他将acrobat软件与传统纸质校对结合搬到PDF上的想法告诉了夫人,夫人5分钟就搞定——将传统校对符号搬到了PDF上。


小样稿件用word修订方式进行校对,可以解决大量修改的效率问题。PDF修改方式校改大样定版稿件,修改不多,不怎么影响效率。这两个方式完美解决了传统校对方式转移到电脑上的问题,顺带解决了纸质校对时代,出版机构只能在一个城市寻找极为稀缺的校对员的难题。自此,郭明武也成为第一个运作全国校对人力资源的人。


将传统纸质校对搬到电脑端,成本很低。郭明武兴奋地将校对网无纸化校对方案在多个近5万人的出版人QQ群里发布。让他失落的是,1个月时间,点击量不到500次。于是,他又将无纸化校对方案删掉,以待慢慢发展。


2010年,接到了上海文化出版社的一批稿件,加上郭明武之前在广州兼职的十几家出版机构,一下招聘到十几名校对高手跟他一起做无纸化校对。2010年年中,当年最大的民营图书策划公司磨铁找上门来,邀请他们参加北京校对公司间的比稿。北京几乎所有的校对公司都到场。比稿中,校对网夺魁。磨铁近200名编辑自发加他QQ,此后,磨铁的编务部门开始统一安排稿件。任务最重的时候,一天会有25名校对员同时给磨铁校对书稿。有位编务老师还把《盗墓笔记》全套寄给郭明武,感谢其帮忙解决了公司的校对难题。在与磨铁的合作过程中,郭明武也学到了不少本领。比如,校对李开复的一本新书,在22小时内进行3个校次。校对张艺谋的图书时,签订了巨额泄密赔偿协议。


民营图书策划公司,成本管理有一套方法,换句话说,就是价格压得非常低。郭明武带着团队做得辛苦,但挣不到什么钱。2013年,郭明武单方提价的要求没被磨铁接受。有两个多月时间,他手下接近四成的校对员没事干。两个月后,另一家出版社由于出了质量问题,迅速弥补了磨铁的空档。这家出版社也创造了校对网1家出版单位1个月的发稿纪录——330部书稿,多是大部头志书年鉴。


2012年前后,长居厦门的另一位郭姓老师加入了出版机构的外编外校行列。“还是很苦。首先是身体受不了。”有人说做编辑最毁眼睛,对郭老师而言,最难受的是“臀部”——坐的时间长,疼!另外,精神高度紧张,不敢放过一个错误。再就是收入偏低,且回款慢。有的出版社给外编的价格仅有3元每千字,一个月150万字,养家都难。“我没有居住压力——早年买房子的时候厦门房价才3000元每平方米,目前在厦门生活还可以。如果是有购房压力的年轻人,可能很难坚持下来。”郭老师说。


疫情下的“校对”模式大变革


2018年,出版行业开始削减书号,出版节奏发生了变化。校对网因上半年与某策划公务员考试书的民营公司合作,接到大量稿件,顺利渡过了第1个困难年份。2019年是校对网成立10年最困难的1年。与2017年比,2019年书号只有最多时候的两成不到,校对稿件空前减少,校对网人员少了近一半。如果说2019年以前,民营图书策划公司是校对网的主要客户,那么,2020年开始,几乎所有客户都变成了出版社。


2020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反而让校对网起死回生,因为无纸化校对,校对网之前流失的人员又回来了。2020-2021年,有图书公司上市,大量稿件包给校对网,校对网维持正常运转。2021-2022年,大学教师出书的稿件又往校对网集中。当然,今年的情况非常特殊,上半年1~5月,校对网有一半人几乎没事情做,但6月开始一直到眼下,每天积压了大量稿件。2017年稿件最多的时候,校对网一个稿件最迟要10天完成1个校次,而今年6月到现在基本都是2周完成1个校次。


近年,刘宇也感觉,疫情以来校对工作模式在悄然发生转变。尤其是近3年,商务印书馆先后几次居家办公,校对部从最开始的措手不及,到逐渐摸索出卓有成效的应对机制。特殊时期,刘宇带着团队采取流程岗全员到岗、校对员轮岗的弹性办公策略,通过快递实现稿件流转,利用QQ、微信与各部门远程沟通,既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又能及时处理急稿,稳中有序推进校对。其间,《现代汉语大词典》的校对经历让他印象深刻。“这是一部千万字级别的超大体量语文类辞书,也是商务的重点项目,校对部克服周期紧张、人力不足、疫情居家等多重困难,全员加班加点赶进度,历时1年多完成了10个校次的校对任务,当年校对字数创历史新高。”


640.jpg



另外,记者从此次采访中,也发现校对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校对人才流失严重。一方面专职校对大多没有编制,且薪资待遇较低,难以获得有竞争力的发展空间,校对员或多或少有自卑心理;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以校对为跳板转行做编辑的不在少数。“校是非”上升为校对的主要功能,由此引发编辑愈发依赖校对,不认真看稿,校对员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比如依赖社外校对的情况较为普遍。设专职校对的出版社还是少数,有些甚至全部依靠外校,即使配备校对力量也与编辑人数不成比例,难以满足自身需要。外校公司良莠不齐,因而编校质量的把控存在一定风险。

话  题



Q1

校对岗位“门槛低”又要“无所不知”?

 刘宇:  “门槛低”的确是一方面,但“低”是相对编辑而言的。近几年商务印书馆新编辑博士化趋势明显,这与培养学者型编辑的大方向吻合,校对的整体素质也水涨船高,其中不乏名校硕士,甚至海归硕士,他们看重的是商务平台的百年积淀,且对校对工作有热情,愿意投身其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入门容易,但成为一名优秀的校对员并非易事,天赋、秉性、勤奋、韧性、眼界、经验各要素缺一不可,实则做好校对的门槛也是很高的。另外一方面,尽管校对工作的重要性被一再强调,仍有责编为赶出书进度要求省校次,或不认真处理校对意见,对自己的稿件盲目自信,殊不知以牺牲编校质量为代价是很危险的。“重质检、轻校对”也是业内对校对工作的一种误区。质检能够发现校对的漏错,因而认为质检高校对一等,实则质检和校对的视角不尽相同,流程设置上质检位于后端,能对校对和责编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

  

 马明辉(教育科学出版社校对员):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校对工作可有可无。认为校对没有知识含量,或知识含量较低,编辑对稿件的编辑加工工作完全可以替代校对工作,其实不然。编辑和校对都是专业技术职务,不存在岗位的高低贵贱之分。编辑的审读和校对的审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编辑和校对的时间不同:编辑工作在前,校对工作在后。编辑和校对的侧重点不同:编辑侧重稿件的内容,审视稿件的整体架构,重点在于其思想性、科学性、逻辑性,等等;校对侧重载体,包括语言文字、拼音、图片、标点符号等,重点在于其可读性、合规性、一致性,等等。再好的内容,没有合适的载体承接,也总会给人以“鲜花牛粪”之感。第二个误区是校对无所不知,对其要求过高。认为校对什么都要懂、什么都得会。所谓术业有专攻,比如,一本英文类稿子,对于一个中文专业的校对来说,他若能发现其中隐藏的大大小小的语法错误、单词拼写错误,已实属不易。若再要求他把语句改得十分地道,就有点强人所难。以中文专业校对为例,一本汉语类稿子对于他来讲,虽比英文类稿子容易很多,但让他找出其中所有简体字和繁体字对应错误之处,恐怕也是不现实的。

Q2

校对软件可以替代人工?

 曹翠:  黑马软件和方正审校软件等均采用超大规模词库和重点词监控等先进的技术,内嵌海量专业词库,同时支持各类专业文稿校对,给人一种查错能力强、校对类型多、校对效果又快又准的印象。但计算机校对的本质决定了它只能处理可以形式化的问题,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而文字符号可以完全形式化是非常有限的,自然语言更不可能彻底形式化,所以校对软件查错能力是有限的,对文稿中的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语法错误等还很难校对出来。漏报误报都不可避免,尤其是误报率高,需要人工对其报错进行正误判断。因此在文稿校对时,不能完全依靠软件校对,要有一个合理的人机分工,软件校对与人工校对相结合,作为现代校对的得力工具,补充人工校对的不足,人机紧密协作,才能实现既快速又质量高的校对效果。

  

 刘竣: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校对工作可有可无。认为校对没有知识含量,或知识含量较低,编辑对稿件的编辑加工工作完全可以替代校对工作,其实不然。编辑和校对都是专业技术职务,不存在岗位的高低贵贱之分。有人认为校对软件可以替代人工校对。如今的校对工作已经不是原来那种传统陈旧的工作模式了,不再是机械死板地改正几个错别字或者标点符号,它包括对出版物的版面、图片、整体布局、遣词造句等进行调整与加工,这些都需要校对人员灵活处理。现在的专业软件可以查找简单字词的错误,但是无法辨别逻辑差错和知识性差错。做校对越久,越觉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陈立辉:也许在不久的未来,校对软件可以实现部分校对功能,例如比对原稿与校样上的不同、识别编辑在原稿上的手写修改、纠正语法和错别字,乃至对敏感性问题提出疑问等等这些现有人工校对或能、或不能全部纠正出来的错误。科技若能发展至此,我欣然接受。但机器应该不会完全替代人工,这就需要校对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一个负责的校对员,所创造出来的价值远高于机器,有责任心的校对员可以从人才培养和提高从业标准来实现。

  

 刘会乔:  某些方面人工还是有优势。比如,假如稿件上把“自转”写成了“自传”,校对软件可能不会报错,因为这两个词都有,需要人工去区分;但是如果校对软件使用得当,也是校对的好帮手,一些人工难以发现的错误,例如“眼睛”写成了“眼晴”,校对软件就比人工更有优势。

Q3

校对做到什么程度,算比较“牛”?

 刘宇:  “又快又好”的校对是最牛的,质量、速度两不误,工作时全力以赴,放松时畅快淋漓。“快”要以较快的阅读速度、熟练的业务技能为依托,各类语言文字规范了然于胸,对差错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常常能够事半功倍;“好”就是质量过硬,除了校“异同”,还能发现隐蔽性很强的知识性差错,弥补编辑工作的疏漏,甚至令编辑心生敬意。要想做到这点,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专注力、高效的工作方式三者缺一不可。

  

 马明辉:  要成为牛气的校对,平时的积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时政常识的积累。多读书、多看报、多听时政要闻,时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对各类事件、事物等的提法、说法等,把它们刻在脑子里,一呼即出。第二,出版专业知识的积累。各种出版类、行业类规范、标准等作为案头常备书,要勤翻常看,深入理解,举一反三。第三,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由于学科门类庞杂、知识内容精深,因而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必然是最难做到但又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对于教育类出版社,读者群是广大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我们的责任更大,肩上的担子更重。我们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细作,还应突破自己,广泛涉猎其他各专业领域。工作性质不要求我们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但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杂家。虽然做不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起码要略知一二,努力成为一个看得懂五线谱、听得懂古诗词、分得清“的”“地”“得”、算得出微积分、画得出电路图、写得出方程式……的杂家。第四,常见错例的积累。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多积累、多分析、多反思,才能做到对各类稿件常见问题心中有数,眼中有“误”。


 陈立辉:  校对要做到“牛”的境界,还是要付出很多努力与心血。从我个人情况来说,可以算校对行业科班出身,工作踏实努力也上心,但是从折校干到责任校对,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培养期。做责校后,发现除了要熟练掌握校对方法、出版规矩外,如果具有学科专业背景、了解专业知识,又能给自己加分。成为一个“靠谱”的校对需要一步步升级,要能提出问题,又要会解决问题,然后能指导新人工作,既能校异同,又能熟练校是非,这就离“牛”不远啦。

  

 刘会乔:  对校对而言,很难说什么是“牛的境界”。校对永远需要学习,总有没发现的错误,总有不熟悉的领域,所以校对稿件时要保持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一旦你开始觉得“我很牛”,那就危险了。

Q4

做校对这些年,有哪些工作心得?

 刘宇:  第一,校异同的基本功要过硬,在此基础上尽量发现是非性差错,多多益善。第二,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校对技能,以成为全能型校对为目标。第三,要善于调整心态,遇到急难稿件沉稳应对,一切以图书质量为重。第四,遇到质量差、问题多的稿子要及时反馈,是否继续校对视情况而定,必要时可先行退编,避免做无用功。第五,校对既要关注细节,又要做到“瞻前顾后”,把握整体的统一性,必要时可做笔记,以便核查。第六,切勿闷头看稿,要与同事勤交流、多探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增进业务素养。第七,要善于总结,留心积累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梳理校对心得,适当时机可转化为个人学术论文,对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曹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认为作为一名校对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积累:

首先,日常多读书,多读好书。在平时读书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名著或文学大家的美文,注意总结积累好词好句,培养自己的语言直觉。其次,日常多积累,常总结。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词汇的积累,总结日常高频错词清单,掌握出错规律,归纳出一些常见的音同、形似、义近的字,理解它们的不同含义,区分它们的不同用法。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对自己所见、所闻的点滴事物,自己的感想,随手记录,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再次,日常勤查工具书。在校对过程中,感觉不对劲的地方要认真琢磨,勤查手边的《现代汉语词典》或编辑常用的标准及规范等,善疑慎改,改必有据。最后,虚心向他人学习。他人经验的取得也是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积累总结出来的,是“苦尽甘来”,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应用到工作中是最省时、省心不过的,掌握这些间接经验,远比自己重新积累容易得多。积累的东西越多,工作中处理起问题就会越得心应手。

  

 杨雪(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校对科科长):  要把国家规范标准谙熟于心,再有一定注意平时的积累,无论是业务方面还是知识方面。首先,基本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句的积累,勤翻字典等工具书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偷懒,想当然。其次,专业知识的积累包括社会人文、历史地理、科技医药、经济生活等等。要做有心人,留心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读,可以将这些信息作为对校对知识的充电。再次,自己经验的积累。在平时的工作中准备一个本子,记录下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归纳出常见的音同、形似的字,引以为戒。最后,积累是一方面,我觉得校对员还要勤思考,不断汲取新知识、新信息,开阔视野,增加阅历,这样才能在校对文稿中做到游刃有余。

  

 慕容(化名)(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校对科副主任):  一丝不苟。真正认识到校对的重要性和地位,它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艰难的工作。我们必须在校对实践中用一丝不苟的校对精神对待每一本书。善疑慎改。在图书校对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怀疑的精神,但是切忌乱改瞎改。在多思的基础上勤查,改必有据。校对不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想当然”,但也要保持怀疑精神,做一个称职的“文字清洁工”。勤学多记。校对人员头脑中的知识的多少,是决定校对技能高低的关键。多年的校对工作积累,陆陆续续拥有了十几本“纠错本”,里面记录了我不懂的知识点和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有文史方面的,有出版方面的,有法律方面的,等等。这些“纠错本”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陈立辉:  工作心得:第一,认真折校,尽全力消灭排版中产生的差错。第二,苦练内功,提升自我,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第三,看稿时做到嘴勤、手勤、脑勤,培养“瞻前顾后、善于关联”的习惯。第四,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方法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五,原则性的东西要坚持。

  

 刘会乔:  对校对而言什么最重要,我觉得首先就是文字功底,这个是校对的基础,没有文字功底或者文字功底不够深厚,很难成为优秀校对。有些校对做了很多年,依然没有什么进步,往往就是这个原因。其次就是对文字工作的热爱。如果不喜欢文字工作,不喜欢看书,那做校对是比较痛苦的,很难从中得到成就感,也不会有学习的动力。当然,认真和耐心也是做好校对必需的品质。有些校对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耐心,看稿子总是匆匆忙忙,不能深入到稿件里面,这几乎不可能做好校对。

Q5

校对中的那些“惊心动魄”

 杨雪:  曾经经手一本学术书,在最终定版,用改版软件导出文件时,由于照排失误,外国人名之前的中圆点都没有了,当时还是胶片,要套片子,校对员也没发现这个问题,导致书已经全印出来了,发现缺少中圆点,只得报废。虽然只印了3000册,但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刘会乔:  曾经有一本引进版图书,在校对其中文翻译稿件时,出现了一句令人不可思议的句子:“在迪拜的建设热潮下,城市里出现了3万只鹤,那是整个地球上鹤的数量的四分之一。”这句话太奇怪了。在与编辑确认后,发现是译者犯了一个比较低级的错误,把“起重机”译成了“鹤”,因为“起重机”和“鹤”在英文里是同一个单词“crane”,而编辑也没有发现。这件事给我的启示就是:校对要有怀疑精神,最好还要再懂一点英语。



校对就像语林“啄木鸟”


■  王心怡(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编校室文字编辑)


5年前,出于对文字工作的喜欢,我选择了编辑这个职业,兼做校对。在我看来,编辑和校对是相辅相成的:编辑更注重对书稿内容的把关,而校对则从规范的角度保证书稿质量。好的校对不只是简单地“校异同”,还应该能“校是非”(或者说“读校”),从而为编辑工作提供补充和参考,共同把好书稿内容质量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对并不是一份低门槛的工作,也不能完全被软件取代。


举个例子:校对软件能够识别图中depression的拼写错误(漏了一个s),但无法找出另一个隐藏的错误(form应该改成from),因为form单从拼写上说是正确的,而这里需要结合语意用它的形近词from。


从这个小小的例子可以看出,校对是一份“于细微处见功力”的工作,这也正是校对工作的乐趣和价值所在。每一位校对都像是一只语林啄木鸟,用自己的工作确保出版物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当然,由于专业背景、生活阅历等因素的限制,校对不可能“无所不知”,但每校一本书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让我们逐渐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校对。


此外,在工作之余,我们可以通过优质的编辑校对公众号进行学习,在自己读书时也可以有意识地从校对角度出发进行阅读,甚至连路边的灯牌、景点的介绍、产品的说明都可以作为我们现成的校对材料。我想,作为一名校对,我们需要始终保持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关注语言生活的变化和发展,不断学习积累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知识,熟读规范,用耐心和恒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作者丨孙珏

来源丨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公众号

编辑 | 夏国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