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页面上有很多跟现代图书不同的地方,在古籍中,版印所占的位置叫作“版面”,版面每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名字。
指版面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也被称为边框、边栏等。版框有许多种不同的样式,如四周单边、四周双边等,还有许多装饰性更强的边框。
四周单边
明万历二十八年凌毓柟刻朱墨套印本《楚辞》
指在版框内分割行字的一条条直线,两道隔线间的条格叫界格,通常认为它是竹木简的流风余韵。有的版式还会有眉栏。图图在著录善本古籍时,都会记下“半叶×行×字”,若一行中有两排字,就会记做“小字双行每行×字”。这种说明方式,称为行款。
无界行
清康熙五十二年内府刻朱墨套印本《御选唐诗》
版框上方的空白叫作天头,下方的空白叫作地脚。天头面积一般较大,不仅有装饰作用,还能方便做批注。
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因为这一行居于版面的中心,故称版心。版心常刻有鱼尾、口线、书名、卷数、页码、刻工姓名等文字。
版心刻刊刻时间
元刻明弘治正德嘉靖递修本《资治通鉴》
版心中间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而得名。鱼尾不仅能够装饰版心,更是对折码齐书页时的基准。就数量言,有单鱼尾、双鱼尾、三鱼尾等,就样式言,有黑鱼尾、白鱼尾、线鱼尾、花鱼尾等。
单白鱼尾
明嘉靖二十九年至三十年袁氏嘉趣堂刻本《金声玉振集》
双对黑鱼尾
明嘉靖三十五年赵府居敬堂刻本《资治通鉴纲目》
双对白鱼尾
明嘉靖十五年玉几山人刻本《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双对线鱼尾
明赵府居敬堂刻本《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
连接鱼尾和版框的线叫作象鼻。象鼻为细黑线者为细黑口,象鼻为粗黑线者为粗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在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有时会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像耳朵,所以称书耳。书耳中的题记叫耳题、耳记。
又称书牌、木记等,是古书中带有题识文字的围框,内容常包括书名、作者、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多位于封面之后或卷末空处。是不是觉得有点儿像现代图书的版权页呢?
方寸之间是不是花样还挺多的?掩卷而观,线装古籍外面的名堂也不少呢!
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面或者函套的左上角,上面经常题写有书名、册次、题签人姓名等。
也称封皮,一般选用纸、绢作为书衣材料,其作用在于保护书页内容。
书脊的最下端,称为书根。为便于检阅,常在书根题写书名、卷次、册数等。
作者丨首图古籍保护
来源丨首都图书馆
编辑 | 夏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