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课堂
俗语辨析三题
发布时间:2023-03-10

汉语博大精深,成语、俗语、歇后语等固定短语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

 

与成语多有背景、典故不同,俗语更通俗易懂、接地气,因此广受欢迎。俗语多用比喻、夸张、比拟等修辞,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极富生活气息。从专家论著到学生文章,从领导讲话到群众闲谈,到处都有俗语活跃的身影。

 

然而,有一些俗语,大家用得却不一定对。究其原因,有的是主观臆断、想当然耳,有的是不求甚解、不明就里,也有的是盲目从众、人云亦云。下面,笔者就三条俗语略作辨析。

 

富二代们“含着金钥匙出生”?

 

说起那些父辈非富即贵、成长条件优越的“二代”们,人们总爱用俗语打个比方,但这个俗语的表述很不统一。

 

有人说他们“含着银汤匙出生”,有人说他们“含着金汤匙出生”,还有人说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如此“含”来“含”去,让人很困惑:到底哪种说法是最准确的呢?

 

据笔者了解,这句我们常常说又一直说不清的话,原来是源自西方的谚语。

 

在西方社会,银器曾是历代帝王的专用品,比如十八世纪沙皇所用皇冠、权杖等均使用大量白银。从中世纪到近代,银器都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被王公贵族、上流社会、宗教高层人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而平民百姓是用不起那些精美的银器的。于是,“含着银汤匙出生”,就被用来特指那些出生于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十分优越的家庭的孩子。

 

在牛津词典“born”一词下面,收有一条短语“be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含着银汤匙出生),解释为

“Be born into a wealthy family of high social standing”(出生在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富裕之家)。

可见,“含着银汤匙出生”才是正确答案。

 

那怎么又演化出了“金汤匙”“金钥匙”的说法呢?这应该是国人惯性思维之下想当然的产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银”的地位显然没有“金”高。我们用“金玉满堂”“金碧辉煌”“金枝玉叶”“金榜题名”“金屋藏娇”“挥金如土”之类带“金”的字眼描述富贵人家的生活,从来就没有“银”什么事。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银汤匙”自然不够富贵,于是乎就“入乡随俗”,“升级”成了“金汤匙”,而“含着银汤匙出生”也就演变成了“含着金汤匙出生”。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汤匙”只是餐具,一向也上不了什么台面。我们的贾宝玉是含着玉出生的,多有气派!富贵人家的孩子生来就含着“汤匙”,岂不注定是个吃货?倒是家里的小金库、保险柜早晚需要移交后代,那就给他来一把钥匙吧——“金钥匙”就此横空出世。“含着银汤匙出生”继续“升级”,又演变出了“含着金钥匙出生”。

 

总结一下:了解一点西方文化的人,爱原汁原味地用“银汤匙”;想当然的,爱热闹的,则多用“金汤匙”“金钥匙”。

 

给不守规矩者“戴上金箍”?

 

给任性行权的官员、桀骜不驯的晚辈、不服管教的学生施加某种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管制的手段,人们常说是给他们“戴上紧箍咒”,这个说法却是不对的。

 

福州晚报总编室曾整理过《容易写错用错的字词》,其“戴上金箍”条就说了:

“常有人误写成‘戴上紧箍咒’。紧箍咒是指《西游记》里唐僧用来制伏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缩紧,使他头疼。紧箍咒只能念,不能戴。”

 

是的,紧箍咒是不能戴的。那么,“戴上金箍”就对吗?《西游记》中,唐僧通过念咒来收紧、折磨孙悟空的,不应该是那条“紧箍”吗?

 

笔者近日用读秀学术搜索平台,以不同的关键词搜索了一番,结果如下:

戴紧箍咒、戴上紧箍咒、戴了紧箍咒累计2768条,戴金箍、戴上金箍、戴了金箍累计978条,戴紧箍、戴上紧箍、戴了紧箍累计456条。

 

虽然“紧箍咒”条目最多,但根据上述理由,是戴不得的,只能感叹习惯力量的强大,做学问的也在所难免。后二者中虽然“金箍”较多,但并未一统江湖,“紧箍”也颇有市场。那么,到底戴哪个“箍”才合适?请允许笔者翻翻原著,正本清源一番。

 

《西游记》原著中提及“紧箍”“金箍”较多、较细之处大致如下:

如来又取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可将此箍儿与他带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第八回)

三藏又恐怕扯断金箍,住了口不念。不念时,他就不痛了。伸手去头上摸摸,似一条金线儿模样,紧紧的勒在上面。(第十四回)

菩萨只叫:“莫打,我自有惩治。”却又袖中取出一个金箍儿来道:“这宝贝原是我佛如来赐我往东土寻取经人的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儿,先与你戴了,禁箍儿,收了守山大神,这个金箍儿,未曾舍得与人,今观此怪无礼,与他罢。”(第四十二回)

菩萨笑道:“《紧箍儿咒》,本是如来传我的。当年差我上东土寻取经人,赐我三件宝贝,乃是锦襕袈裟、九环锡杖、金紧禁三个箍儿,秘授与咒语三篇,却无甚么《松箍儿咒》。”(第五十七回)

 

综上可知:如来佛祖有三个“紧箍儿”(因为都是能收紧的),送给了菩萨;菩萨分别管它们叫“金箍”“紧箍”“禁箍”,并把“紧箍”“送”给了悟空;悟空戴的是“紧箍”,形制是一个“金”箍,状如金线儿。

 

说“戴上金箍”固然也差不太多,悟空头上也确实是戴了个“金”箍,但总给人一种近似戴“金项圈”“长命锁”的观感。哦,任性妄为、违规乱纪,还要给他戴个贵重首饰?想得倒美!

 

为尊重原著,并凸现“能收紧以约束对方”这一最重要的特征和功能,笔者建议,大家还是用“戴上紧箍”吧!

 

让年轻干部“墩墩苗”?

 

多年前,报刊上一度流行一句俗语,叫“墩墩苗”,大概意思是对青年干部不宜提拔过快,一定要把基础打牢了,才能行稳致远。如《湖南日报》的《干部“墩墩苗”,成长“攒把劲”》,《中国组织人事报》的《让年轻干部“墩墩苗”》等等。

 

近十年来,这种写法也不时见诸报端。

 

可是,这些见诸各路媒体、文件的“墩墩苗”的写法正确吗?恐不见得。

 

《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墩苗”,只收了“蹲苗”,解释为

“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水,进行中耕和镇压,使幼苗根部下扎,生长健壮,防止茎叶徒长”。

笔者在金山词霸、百度等在线词典中,也只能查到“蹲苗”,解释也都和实体词典差不多。

 

在北方,不管是种庄稼还是种菜,“蹲苗”都是一项广泛应用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前的领导干部大多熟知农事,信手拈来,以“蹲苗”为喻,希望对年轻干部的使用不要急功近利,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蹲蹲苗”自然是“蹲苗”的口语化说法,就像我们常说的“跑跑步”“做做操”“洗洗澡”“治治病”一样。

 

在“墩墩苗”流行之前,报刊上用“蹲苗”喻指培养人才、使用干部之法,其实已经很普遍了:

《蹲苗,打杈,嫁接——谈青年干部的管理》一文中说:“抓青年干部管理,同样要抓好‘蹲苗’、‘打杈’、‘嫁接’三个环节,使他们早成才、成大才。”

《蹲苗助长的人才培养观》一文中说:“培养人才有三种思维方式:一是拔苗助长,二是催苗助长,三是蹲苗助长。”

……

 

这些文章都把“蹲苗”和“拔苗”对举,明显与“培养人才不能急于求成”的理念一致。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媒体上“墩墩苗”“墩苗”的用法却更为普遍,甚至俨然成为主流。不少媒体人不假思索,人云亦云,照搬照抄,缺少了“认真”的精神。

 

不过,即使是“墩墩苗”一度非常流行的情况下,很多媒体仍沿用了“蹲苗”的写法。

比如:

2013年8月22日《农民日报》:泗洪县:“蹲苗计划”让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

2014年8月18日 人民网:年轻干部“蹲蹲苗”,需学会“抗压成长” 。

2019年2月14日《解放军报》:新干部下连要扎实蹲苗。

……

 

有人认为“dūndūn苗”似是方言词汇,拟音写作“墩墩苗”也无可厚非;也有人认为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只要大家能理解、能接受就行,不必太较真。但既然有“蹲苗”这种约定俗成的固定写法,也早已经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又何必另辟蹊径呢?

 

作者 | 周军 上海书店出版社

编辑 | 夏国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