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窜访台湾,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中国推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和维护主权行动。其中围绕东部战区进行的军事演训行动,各大媒体的标题包括《东部战区全天候位台岛周边海空域组织实战化联合演训》《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规模空前的实战化联合演训》《东部战区继续位台岛周边海空域进行实战化联合演训》等,这一系列报道中不断用到一个字——“位”,“位台岛周边”“位台岛北部、西南、东部海空域”。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用这个字。有编辑、网友问:“以前没见过这种用法,或许是军事上的术语吧,比如是‘位于’的简写?”“平时用‘在’就行,这次不用‘在’有什么讲究吗?”
汉字原本没有“位”字,“位”字起源于“立”字,由“人”+“一”构成,意为“人”站在“一”(地面)上,为指事造字法,站如雕像、顶天立地。《说文解字》的释义,就是“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周礼·朝士》对“位”的释义是“掌外朝之位”。
汉字进一步演变,“立”派生出“位”,“从人立”,指事变会意。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即官吏在朝堂上站立的位置,“位”在此又指分列朝堂之上的臣子。所以,敢于且能够用“位”的,古代是上得了朝堂的肱股之臣。这也是当代的工具书解释“位”属尊称,不能用于自称,也不能用于负面人物的原因所在。
《中庸》说“天地位焉”,意为天地各安其位、重建天地自然原本的秩序。用在“位台岛周边”中,意为台岛原本就是我国领土,现在到了“安其位”时候。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里,“位”只有名词和量词属性,名词本义是方位、职位、位数、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汉典》及有关古文释其动词属性为“莅”“居”“处”,即占位、使占据其应有的位置,也就是“当仁不让”占据某个有利位置。
在CGTN的报道中,“位台岛周边”一直用的是around the Taiwan Island(在台湾岛周围);《解放军报》除了引用新华社和东部战区的发布,其新闻报道也用的是“在”。这是把动词属性的“位”引申作介词的“在”使用了。
国家意志的正式发布不同于普通的新闻报道,措词上更讲求准确而深刻。如果把“位”字换成客观而静态的“在”字,通俗是通俗了,但难免给人范围扩大却无重点的印象,主动出击且抓住问题关键的感情色彩也欠缺了。在此,一个变通词性用法的“位”字,显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与中华五千年智慧一脉相承。
竞技体育中的“卡位”,通俗地讲就是抢占关键位置。“学习强国”威海学习平台上有一个视频,对篮球运动术语“卡位战术”进行了形象的解释:是指进攻人迅速判断并抢占有利位置,利用身体和脚步协调动作,把防守者挡在自己身后,以获得控制权。并表示:“卡位”之后占据的就是“要位”。
“卡位”在经济活动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术语:抢先占领某细分市场或区域市场,并阻止其他企业进入该市场。科技日报的报道《人工智能“卡位战”中,这个园区靠啥引流量》,报道的是人工智能产业热潮之下,重庆一处成立不久的科技园区,如何后来居上、抢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无论是在体育运动还是商业活动中,“卡位”都是准确预判、抢先出手,且打在对手的七寸上。本次环台军演选取的六大区域,都在重要的空中航线和海上航线上,也在台湾重大港口、机场和军事基地附近,快速卡死这些关键点位,对于封锁全岛,可达四两拨千斤之效。
中部战区某负责人认为,“位台岛周边”中的“位”就是“位于”的意思,可算作军事术语;而对于“卡位”之说,该负责人表示,军语中一般称“卡口”。《汉语大字典》对卡(qiǎ)字的解释有一个义项是“夹在中间,不能活动”,即设在交通要道或险隘处以警戒或收税的岗哨、检查站,如同骨头卡在喉咙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对“卡口(qiǎkǒu)”的释义是:名词,用来卡住另一物体以起连接作用的构件。
“位台岛周边”客观陈述了军事演训地点“位于”台岛周边;而军队出动,不由得让人想到“战位”一词,即部队人员进行战斗活动的位置。军事上的“战位”又必然包含“部署”“集结”义项。如此看来,围着台岛演训的六大封控区域,颇像中国古代长城上的烽火台,吻合了“卡口”和“战位”的双重特性——坚守“战位”、首尾呼应,内可瓮中捉鳖,外则一夫当关。
综上所述,在“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实战化联合演训”语境下,“位台岛周边”是表示地点的状语,“位”后是表示方位、地点的名词,“位”起着介词作用,“位于”“在”即是其基本含义。“位”用在军方发布的重大军事行动中,作为准确的书面用语,又蕴含了深刻而神圣的丰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