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编辑图书工作也是如此。
复审或终审书稿时,笔者发现很多编辑工作态度不错,初审书稿时很认真,花了很多心血,弄得书稿上“满篇飘红”。但仔细审查,发现很多问题没有找准,有的地方甚至给修改错了。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工作方法不得当。
编辑工作的技巧和好方法有很多,笔者认为首先的基本功是要学会使用权威资料。
编辑要有怀疑精神,在审查书稿时遇到问题多查寻权威资料。尤其遇到数字、概念、生僻词汇等的时候,要有警觉性,多与权威资料核实。
权威资料是指其来源和本身的内容、形式为世人所公认,且经过实践检验或专家、权威认可的材料。
比如《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标点符号用法》《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以及中小学语文教材等,这些资料,编辑要熟知,常备在手边。
比如编辑审查关于党建方面的图书,手中至少要备一本《中国共产党章程》。编辑修改党建方面的图书要慎重,遇到问题时多与权威资料比照,是最直接和简便的方法。
举一个实际工作中的例子。图1为编辑初审时对原稿的修改,图2为《中国共产党章程》原文。原稿“三年至五年”和编辑修改的“3~5年”都对,属于可改可不改的内容,但是本着尽量与权威资料保持一致的原则,不建议修改,而且“三年至五年”比“3~5年”更正式些。如果需要全书统一,书中其他地方也可以统一为“×年至×年”的形式。
在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编辑图书遇到问题时,可以参考的资料有很多,包括各种工具书、网络数据库等,有的编辑还喜欢问身边的老编辑或相关专家。
但参考的资料多了,不免让人眼花缭乱,有时甚至不同资料给出的答案不一致,让人不知孰对孰错。此时,编辑要学会区分哪个资料更权威。
比如,在编辑给青少年阅读的图书时,如果涉及名家名篇,尤其在语文教材上出现过的文章,初审书稿时,直接与语文教材核对是最快捷的方法。
再举一个实际工作中的例子。图3为一本给青少年阅读的图书原稿部分截图,是一段《鸿门宴》中的文章。遇到此类书稿,编辑必须要与权威资料去核对。《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高中语文教材上有这篇文章。
终审书稿时,笔者首先想到要与语文教材核对。与高中语文教材1(图4)一核对,发现有不少不同之处,见图3中铅笔的修改。
笔者询问编辑是否核对过原文,编辑说与作者给提供的一本《史记》电子版核对过。笔者没有深查那本《史记》电子版是否正规,但无论如何,编辑做此项图书初审工作时,走了弯路,选择核对的资料不够“权威”,导致还得返工。
在市面上,《史记》有很多版本,多家出版社都出版过,在文字及标点符号等方面,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略有不同,比如图5为岳麓书社出版的《史记》中的相关内容。
一段古文,随便一查就有三个版本,如果编辑从初审开始,根据读者对象找准权威资料,与语文教材核对,就会节约很多时间,给自己和后续工作都会带来便捷。
再比如,一本科普图书书稿中介绍“中生代”的起止时间为“2.45亿—6500万年前”(图6),编辑出于对数字的敏感性,需要去核实起止时间是否准确。那么,如何去核实呢?很多编辑遇到问题喜欢去网上搜索,比如去百度搜索,给出的答案是“2.51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图7)。《辞海》中对“中生代”的解释是“开始于2.50亿年前,结束于6550万年前”(图8)。三个说法到底哪个对呢?这就需要区分哪个资料更“权威”。相比之下,《辞海》权威性更高,所以笔者建议按照《辞海》的说法修改。
因此,编辑在选择权威资料时,要学会区分哪个资料更为权威。一般来说,字典、词典、辞海等工具书要比一般出版物或者百度词条等网络资料权威性更高,同类书籍中相关专业性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权威性更高,制定相关规范和准则的老专家权威性更高,等等。
编辑在工作中,审查的书稿多了,也会偶尔遇到一些找不到权威资料可以依据的时候。比如笔者近期就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他的能力不是一般地强。”“他的意志力何等地强大!”这两个地方的“地”用得对不对?应该用“地”还是“的”?
笔者几乎查阅所有相关资料,都找不到依据,网上也找不到靠谱的说法。笔者就向以前经常给我们讲语言文字规范的老专家请教,专家给的建议是:“这个属于争议问题,‘的’和‘地’均可。两个句子中的‘地’也可删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权威资料也需要时常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比如《现代汉语词典》隔几年就会出新版本,与编辑相关的规章制度也会时常更新,因此编辑要注意以最新版本的权威资料为准,与时俱进。
举一个工作中遇到的例子。记得以前词典中收录的是“下工夫”,但近几年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已经更新词条为“下功夫”。我们要以最新版本的词典为准。
编辑只有依据的资料有权威性,才能确保图书质量,才不怕图书质检被查出问题。因此,编辑工作马虎不得,编辑要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决心,要有“较真儿”劲儿。这样,我们出版的图书质量才会有保证。
作者 | 王海英 石油工业出版社
编辑 | 夏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