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课堂
古籍中的名词错误,这次是我“蚌埠住了”
发布时间:2022-03-25

在古代文学相关书稿中,古籍的引用频率很高。以往的想法是,打字过程中出现错误很难避免,反正基本古籍手头都有,查一下也不是很难,看看有没有抄错字不就行了。没想到查了几次下来,才发现还真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本文以名词为例,试析在查证文学类书稿所引古籍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错误。

 

 

  ◇  例句: 

卫瓘、王亮亦上书云:“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

 

  ☆  辨析: 

一眼看上去好像哪里不对的样子,总觉得魏晋南北朝似乎不当出现“王亮”这个名字。好在根据引文不难找到出处——《晋书·卫瓘传》,一查便知。史书里对应的原句是“(瓘)与太尉亮等上书曰……”,那么这个“太尉亮”是谁呢?再往前翻一页,找到了这样一句话:“瓘与太尉汝南王亮、司徒魏舒俱逊位。”明白了,原来这里所谓“汝南王亮”,并非汝南的王亮,而是汝南王司马亮。关于这位“汝南王亮”的身份,亦可参见《晋书·汝南王亮传》,“汝南文成王亮字子翼,宣帝第四子也”。

 

 

 

  ◇  例句: 

范阳卢氏家族的卢光,“性崇佛道”,其子卢景仁“性温谨,博览群书,精于《三礼》,善阴阳,解钟律,又好玄言”。

 

  ☆  辨析: 

这本书稿里涉及的人物介绍,一般都是出自正史本传,只要核一下就可以了。然而这一核不要紧,这个“卢景仁”是谁呢?没错,就是卢光本人。《北史·卢同传》和《周书·儒林传》都写得清楚,“光字景仁”“卢光字景仁”。书稿中所说的这个“性崇佛道”和“性温谨,博览群书”的人,都是卢光。“字”与“子”,一字之差,卢光就成了自己的父亲。

 

 

 

  ◇  例句: 

汉代王公贵人亦惯于以歌来抒发感受,吕后擅权,强将吕氏女嫁赵王如意,又毒杀如意之爱姬,“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后吕氏又囚禁赵王,不与食,最后赵王被饿死,而他死前并没有留下遗书,只是作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危……”(《史记·吕太后本纪》)

 

  ☆  辨析: 

看到这里不由冒出几个问号,赵王刘如意10岁出头就被吕后毒死了,并未听说娶亲之事,也没有听说过其他事迹,为什么又是被强迫娶亲,又是爱姬被毒死,又是本人被饿死,又是作歌呢?好在书稿提供了出处,一查《史记·吕太后本纪》发现,原来这里有三个赵王。第一个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不过他在这里只提供了自己的姓名。第二个是赵王刘友,他本是淮阳王,刘如意死后被迁为赵王。刘友因为不宠爱吕氏女而被诬陷,于是吕后将他囚禁起来,“赵王(刘友)饿,乃作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危……’”。第三个是赵王刘恢,他本是梁王,刘友死后被迁为赵王,以吕产之女为后。吕产之女毒死了他的爱姬,刘恢“乃为歌诗四章”。

 

 

 

  ◇  例句: 

正如尧落《与张渊甫书》所言,“六朝人礼学极精”。

 

  ☆  辨析: 

书稿此处提到一人名为“尧落”,考虑尧姓较为少见,还是一查为妙。查《与张渊甫书》,发现作者是清代学者,名为沈垚。那么“尧落”从何而来呢?这里甚至查到了“尧落”的出处(图1,出自某书脚注)。查图1的正文,发现其引自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图2,出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寅恪卷》)。竖排书一般会用直线标示人名,用波浪线标示书名。虽然作者引用的未必就是这本书,但正是因为阅读过程中断句不当,又没有查证,才出现了将“沈垚《落帆楼文集》”误作“沈垚落《帆楼文集》”的错误。

 

图1 “沈尧落”出处

 

图2 正解

 

 

  ◇  例句: 

王僧虔在书法史的地位更在于其理论贡献。先看其《书赋》:“情凭虚而测有,思沿想而图空。心经于则,目像其容。手以心麾,毫以手从。风摇挺气,妍靡深功。尔其隶明敏婉,蠖绚蒨趋。将摛文篚缛,托韵笙簧。仪春等暖,丽景依光。沉若云郁,轻若蝉扬。稠必昂萃,约实箕张。”

 

  ☆  辨析: 

中间“尔其隶明敏婉,蠖绚蒨趋。将摛文篚缛,托韵笙簧”一句读起来非常奇怪,尤其是“蠖绚蒨趋”,读起来不能理解想要说什么,而且这句也错韵了。查《全齐文》发现,断句应当是“尔其隶明敏婉蠖,绚蒨趋将。摛文篚缛,托韵笙簧”。这里的“隶”是名词,即隶书。可能因为“尔其隶”读起来不太通顺,这才重新断句,结果反而断错了。查《书赋》的其他版本可知,《书苑菁华》中作“尔其隶也”,这样是不是就通顺得多了呢?

 

 

 

  ◇  例句: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称王羲之《兰亭序》用蚕茧纸,纸似茧而泽也。

 

  ☆  辨析: 

读至此处忽生疑虑,《世说新语》既主要记载人物言行,为何会提起蚕茧纸呢?为保险起见,还是拿出《世说新语》查证了一下,发现并无此记载。那么,这句话又从何来呢?通过“纸似茧而泽也”查到此句出处,当为清人郝懿行的《证俗文》,原文为“蚕茧纸。世说纸似茧而泽也,王右军书兰亭记用之”。古籍无标点,“世说”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指《世说新语》,但未必所有的“世说”指的都是《世说新语》。

 

 

 

  ◇  例句: 

正如元代李治所言:“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又蓄素琴一张……”(《敬斋古今注》

 

  ☆  辨析: 

按照惯例核对了引号里的文字,都没有错。但转念一想好像不太对劲,古籍叫××注的,“注”前面一般都是一本书的名字,这“敬斋古今”看上去不太像书名。于是又查了一下,才发现这里所引的书名和作者名全不对。当为《敬斋古今黈》,作者为元代李冶

 

 

 

  ◇  例句: 

张华《博物志》称“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彼方人谓之石漆。”

 

  ☆  辨析: 

根据引文“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进行查证,可知其出自《水经注》卷三,原文为“《博物志》称……”。《博物志》篇幅不算长,查证该书,并无此记载。可见,这里所言《博物志》有两种可能。一是郦道元所引用的是《博物志》佚文,二是郦道元弄错了。因此,这里将出处写为《水经注》或许更好一些。

 

 

作者 | 吴纯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 | 夏国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