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质检
朱象清丨编辑加工书稿要把握哪些原则?
发布时间:2022-01-14

木铎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新闻出版研究生系列教材”,朱象清先生接受《图书编辑学》主编李建臣邀请,为该书撰写“审稿与编辑加工”一章。含审稿、编辑加工两大方面内容,计有3万余字。木铎书声经授权将以上内容陆续整理分期推送。

 

朱象清,曾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总编辑,编审,现已退休。

 

就整个编辑过程来说,编辑加工是花费时间最多、碰到问题最繁杂的一项工作。“加工”一词最初用于工业生产,一般是指工业生产中改变原材料、毛坯或半成品的形状、尺寸、性质或表面状态,使之符合规定要求的各种工作的统称。同样,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也需要加工。

 

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搜集的素材,经过自己的反复推敲取舍加工,整理成文字材料,交给出版社。出版社经审稿后确认书稿具有出版价值,基本达到出版水平,便开始对书稿内容进行加工修改和技术处理,使其符合出版的要求,然后交到印刷厂排印。

 

加工不同于审稿,审稿主要从宏观方面考虑问题,从大处着眼,而加工的任务不是发现优点,而是改正缺点,从小处着手,把大大小小的问题找出来,一一改正。有人把编辑比作美容师,这是一种图书的美容术。加工编辑就像理发师一样具有这种高招,能使书稿也“蓬头垢面来”,“白面书生去”。

 

任何书稿都需要加工

 

著作者的精力和知识是有限的,要受到自身所处环境、从事的工作、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限制。他对自己从事的专业一般都很熟悉,但写一部书稿有时要涉及相关的其他学科,“隔行如隔山”,难免弄错,特别是对于先进技术和名词术语,常常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和外行话。

 

如有人把迎春花写成开红花;把工程上的“土”习惯地写成“土壤”等等。无论怎样,一个人写出的书稿不可能尽善尽美,水平再高的作者,就算是“智者千虑”,也“必有一失”。

 

一部几十万字的书稿,总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问题:

政治性问题、政策性问题、科技内容问题、文字表达、标点符号、计量单位、书稿格式等等许多问题,任何人都不大可能写得十全十美。

 

就是名家的稿件,也不要迷信,名家也常有失误的时候。鲁迅先生曾讲过:

“专门家的话多悖”,“他们的悖,未必悖在讲述他们的专门,是悖在倚专家之名,来论他所专门以外的事”。

 

这就是说,专家在阐述“他所专门以外的事”的时候,可能会说些外行话。因此,任何书稿都要加工,只不过有加工多少、深浅之分。

 

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

“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讲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编辑加工改稿的原则固然与此不尽相同,但改稿的必要性却是相通的。

 

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编辑加工岗位职责之一是“把关”,改错为对,即谓“把关”。岗位职责之二是为提高书稿质量而修改书稿,要像把璞玉雕琢成光彩夺目的玉器一样,把书稿加工成高质量的读者喜爱的精品。

 

一个成熟的编辑,往往具有一些为作者所不易具有的职业特长。编辑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与职业磨炼,常常具有较高的政治和政策敏锐性,又往往兼有“杂家”的专长,掌握了较广博的业务知识,还善于挑剔书稿中文字表达和标点符号等的毛病,比较熟悉本专业的资料和工具书,并习惯于对比和考证,易于发现书稿的缺点和不足。在书稿加工中编辑的功能便是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熟悉书稿内容,了解书稿质量,找出书稿中的问题,挑出书稿中的毛病。

 

编辑加工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图书的不同类别和不同的读者对象,从内容到形式,从观点到规格,周密思考,反复琢磨,精雕细刻。不精心加工必然有疏漏,会出错。插图和照片尤其要细心对照检查,有时作者较忙,编辑又不精心,张冠李戴之事常有发生。

 

加工过程中对书稿一般要读三遍。

 

初读一遍,掌握书稿的全面情况,切忌在胸中无数或无全局的情况下就动起笔改起来。要通盘考虑,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工方案,明确重点。

加工一遍,要逐字逐句思考,反复推敲,同已有出版物左右比较,全稿内容还要前后对照,找出疑点和不妥之处,修饰加工。修改时稿面要勾画涂改清晰,井井有条,一丝不苟。

然后再整理检查一遍,全部问题和疑点都要在加工时彻底解决,不能把问题留到看清楚时再处理。

 

每一遍都要细心、专心,深入到书稿中去。有人说加工书稿要“十目一行”,就是说一定要肯下功夫,精雕细刻,这样质量才会有保证。加工工作来不得半点疏忽,如果一目十行,敷衍了事,非出错不可,许多错误都是由此产生的,影响之广可想而知。

 

“文责自负”与编辑把关

 

“文责自负”,顾名思义,就是著作者要对自己的书稿从政治观点、内容、文字表述到出版后的社会效果全面负责。

 

从著作权来讲,这是一种知识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也是要对社会负责的。

 

书稿一经出版,就会在社会上流传,就会有读者,特别是图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的内容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远比物质产品更广更深。高质量的图书不仅对科学研究、物质生产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才培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会受到读者的赞许、社会的好评。而低劣有害的图书,则对社会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性的冲击,危害极大,会受到读者的批评、社会的谴责。

 

由此可见,“文责自负”对作者来说不仅是保持自己声誉的个人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人民负责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作者不仅是具有真才实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渊博的知识,还要求作者一定要有严谨的治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和对读者负责的高度责任感。

 

“文责自负”是社会对作者一项基本要求,而编辑把关实际上是出版社对书稿进行审定的一种责任编辑制度。

 

这个制度是同我国国家出版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其在意识形态和精神产品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要对经手生产的图书负起社会责任。出版社要为其社会效果负责。编辑要从组稿开始就对作者反复强调“文责自负”的原则,使作者尽职尽责,写出高质量的书稿。

 

而编辑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好质量关,要念念不忘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关首先要把好政治关,要特别注意政治性和政策性问题,如改革开放方针、四项基本原则、国家机密、涉外关系和边界、民族和宗教、封建迷信等敏感性问题,以及技术政策、技术法规等。

 

编辑把关的另一含义是改错,书稿不得有错。作者著书立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创造性劳动,书稿的完成不可能完美无缺、“天衣无缝”,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编辑有责任把这些问题解决在出版之前。

 

“文责自负”与编辑把关是矛盾的统一体、不能混同,更不能对立,著作者和编辑只是分工不同。在具体实践中,编辑把关和“文责自负”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如何评价书稿和对待改错上。

 

一般来说著作者对自己的作品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编辑总的来说是局外人,对书稿的认识常有一定的客观性。

而著作者在写一部书稿时一般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书稿的认识又具有某种客观性,而编辑在自己分工负责的学科内,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又不可避免某种主观性。

 

在这种主、客观交叉存在的情况下,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就可能有差异,要求大同,存小异。更应要求编辑超越自我,决不能有框框,不能拿自己的框框去套别人的内容。要以更广阔的视野、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书稿,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编辑。

 

 

保持作者的观点和风格

 

一部书稿的完成,著作者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有的甚至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全部心血。作为编辑应尊重他人的劳动,要慎重对待原稿的修改。

 

重大的修改与重要的增删,要同著作者商量,虚心听取著作者的意见,最好请著作者自己修改,不“越俎代疱”。千万不要以粗暴的态度对书稿乱砍乱删。编辑不能从个人爱好甚至偏见出发,以自己的认识、感情和语言风格来代替作者的认识、感情和风格,把书稿改得面目全非。

 

编辑加工时要特别注意作者的学术观点,只要观点没有违背现行的政策和法规,言之有理,就不要轻易否定。当然,对有争议的观点和材料,编辑有责任提出意见,供著作者参考,耐心地同著作者商量;对某些非原则性问题,不能强人就己。

 

另外,要注意在书稿内容正确的前提下,保持著作者原稿的风格,特别是一些有成就的著作者,他们在书稿的结构形式、文字表达诸方面,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所谓“文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编辑要分析著作者的风格,学习著作者的风格,加工时要依著作者的路子改,要尽可能利用著作者原来的结构形式、原来的那些词汇,以保持著作者的风格。不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大笔一挥。这样做可能省事,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好像给一部书稿补上了几块“疤癞”,很不协调;更可怕的是很可能一个出版社出的书就是那么几副面孔,就只剩下千篇一律的几种样板风格。如果编辑工作做到这个程度,应该说是莫大的失败。

 

要锦上添花,不要画蛇添足

 

编辑加工的任务是把关、改错、修饰、润色,把书稿的内容、结构、形式、表达等等修改得更加准确、合理、简明、易懂,使书稿规范化,这些都是围绕着提高书稿质量这个中心。但不是说一部书稿加工修改得越多越好,这才算是尽责。

 

编辑加工是在著作者的原稿基础上进行的,一要贯彻“文责自负”的原则,二要保持作者的风格,这就要注意加工修改的质量。

 

下笔之前要反复研究、比较、推敲。修改要有根据,要有说服力,对那些可改可不改之处,就不要改,改得要恰到好处,做到“锦上添花”,才会给书稿增色。

 

譬如章节标题,很有讲究,应该是突出重点,高度概括,简练醒目,根据不同内容和不同的读者对象要虚实结合,不落入俗套。有的书稿章节题目,或过于冗长、烦琐,或过于虚幻,把握不住内容,往往要靠编辑“画龙点睛”的手法加以修饰和提炼。

 

所以编辑加工一定要深入研究,深思熟虑,弄懂弄通。凡是不悉的,或有疑问的地方,加工时不要怕麻烦,不要存侥幸心理,应该查证一下,决不凭自己不十分可靠的记忆随意修改,否则有时就可能要闹出“画蛇添足”的笑话。

 

有些编辑拿到稿件后总以为不改似乎自己没有做什么,似乎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像改得越多说明自己的水平越高。这种想法显然不妥。滥改的结果,极容易出现“误伤”和“医疗事故”。

 

作为一名成熟的编辑,他的“看家”本领,既要知道哪里应该改、怎么改,改得“锦上添花”,还要知道哪里不应该改,没必要改,决不“画蛇添足”。

 

加工是编辑工作的基础

 

编辑加工由于编辑的修养和知识水平的不同,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加工工作虽有一些规律可循,但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此说编辑加工有较大的弹性,要应付过去不是太难的事,但要做好,也非易事。编辑加工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不仅要求编辑具有较高的政治和政策水平、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较好的文字修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高素质编辑的培养决不是三年五载就能达到,而是要通过长期的编辑加工实践,不断体验、磨炼、总结,逐步成长的。一般都是从加工工作开始,加工是最基础的编辑工作,要利用这个边加工边学习的极好机会,熟悉各种不同内容的知识,学习各种不同风格的手法,掌握各种不同规格的形式与写作技巧。

 

这就要求编辑要善于深入书稿之中,刻苦钻研,神游于书稿天地之间,全面了解书稿的内容和写作背景、特点、技巧。肤浅而不深入学不到知识,掌握不住重点、疑点,就改不到“点子”上。

 

“能入”还要“能出”,如果仅仅囿于书稿之中,不能从书稿中“跳出来”,从更高、更广、更新的角度来综合评价书稿的内容,就掌握不住编辑要领,同样也改不到“要害”处。只有通过加工实践,有意识地在加工中反复比较、总结、锻炼,方能提高编辑的分析、综合、组织、表达能力。熟能生巧,编辑业务知识和能力就是从这些基础做起而逐步提高的。

 

一个编辑还要善于向著作者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加工过程中要接触著作者,同他们商讨书稿中的问题;同时要查阅许多参考文献,这就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编辑要做一个有心人,不仅要学习著译者悉的知识、观点和文字修养,还要注意了解他们观察、分析、综合问题的方法,为做好编辑工作积累经验。从书本中学习,就更为实际、有效了。

 

只有这样,点点滴滴,日积月累,通过具体的编辑加工,慢慢掌握规律性,把握关键性,逐步掌握基本功,磨炼和强化编辑意识,才能为选题组稿、审稿等全面编辑工作打下基础,成为一个成熟的编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