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质检
案例剖析,看学术类图书“隐性差错”如何防范
发布时间:2022-01-05

编辑加工学术类图书时,可能会遇到因作者误读材料造成的差错。这类错误大多相当隐蔽,有的需要核查原文才能发现,笔者故将其称为“隐性差错”。对于这类错误,有些可以依靠编辑自身的学识或仔细分析直接发现,但更多的需要根据作者留下的注释或正文里的线索,顺藤摸瓜找到原始文献,认真通读,仔细理解,才能发现其中的谬误。现列举进行剖析。

 

简单“隐性差错”

 

有些例子比较简单,经过细致阅读,不用核对原文就可能发现错误,比如下面三例:

 

  例1: 

钱大昕《恒言录》述,“谚云:至亲莫如郎舅”,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姊妹夫与郎舅的亲属关系也确实是比较亲密的。

  解析: 

郎舅系已婚男子和其妻子的弟兄的合称,而作者误将此称呼当成“妻舅”(俗语中的“大舅子”“小舅子”)在叙述亲戚关系时使用。

 

 

  例2: 

《白冤疏》中云“皇上前日逮焕下狱”,袁崇焕被逮在十二月初一日,则《白冤疏》当作于初三日,当时辽兵溃变尚未发生。

  解析: 

“前日”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不仅仅指前天,“前些日子,往日”都可以算作前日。根据一个“皇上前日逮焕下狱”是推不出“《白冤疏》当作于初三日” 的。

 

 

  例3: 

在外甥与舅舅家庭成员的刑事判处中,还有另一种更不合理的现象,是殴死舅母的儿子即表兄弟,比殴死舅母的以凡论处的绞监候要重,为斩监候。安徽寿州,赵忝文与舅表兄俞忝会因租物分割不均揪斗,赵忝文扎伤俞忝会毙命。三法司判拟:“俞忝会系赵忝文舅舅之子……赵忝文合依殴外姻缌麻兄死者斩律,拟斩监候”。

  解析: 

此处错得比较隐蔽,需要认真阅读——本段的举例不足以证明作者的观点,因为只列举了殴死表兄的例子,并未列举殴死表弟的例子。事实上,查询清代法律可知,殴死表弟也是绞监候,与殴死舅母相同。同书稿还有另一处这么写道:“同样,殴死姑姑所生之子也即自己的姑表兄弟,其判处也较无服的姑夫罪重,为斩监候。”同样没有举出殴死姑表弟的例子。依清律,殴死姑表弟也是绞监候。这两处“表兄弟”都应该改成“表兄”。

 

复杂“隐性差错”

 

下面这些需要核对引文才能发现的错误,先看下列的五条引文,圆括号中为正确的字。

 

一日酒宴(筵)戏剧之费,共需二三百金之谱。(出自吴焘《梨园旧话》)

若阋墙有变,定伤庭帷(帏)之心。(出自姚廷杰《教孝条约》)

婚嫁大事,自应明媒正聘,写立婚书礼帖,即穷户小民(小户穷民)也不应草率从事。(出自田文镜《抚豫宣化录》)

或与翁姑诟谇,或与本夫打骂,即归奔(奔归)母家诉告(告诉)。(出自田文镜《抚豫宣化录》)

儿乃大号啕(咷),走过告阿伯。(出自包世臣《管情三义》)

 

  解析: 

这五条引文如果不核查的话,是看不出有问题的,因为作者抄写错引文,但文义并无改变,一点端倪也看不出来,只有核对了这几条引文的原出处才发现有文字性的出入。这是直接的引文差错,更深一些的就是一些误用、误读的材料。

 

 

  例4: 

以下这样事例的存在,就充分地表明了当时社会中父母的威权:

邢桂,字思芳,力田自给。母宋性严厉,每不怿,桂辄长跪请命。遇夜寒,令妻侍寝以温其被。尝命市所嗜物二,仅得其一,母怒,桂跪而受责,不敢退,时桂年已五十余矣。(此例为论述清代养老问题的材料)

  解析: 

原文出自道光《昆新两县志》卷二五《孝友》,本卷人物是分朝代的,往前翻页,发现此人被列入“明”这一栏,用明代事例无法论证清代母子关系的。

 

 

  例5: 

还有《刑案汇览》记载,道光十四年苏州“王庭信拐卖出嫁侄女卢王氏为婢”这种将出嫁女拐卖为婢的现象。

  解析: 

原文在《刑案汇览三编》第四册。苏抚咨:卢王氏系王庭信之期亲侄女,因卢王氏许嫁卢长柏为妻降服大功,该犯将卢王氏拐卖为婢,例无专条,将王庭信比照略卖堂侄律,拟杖九十,徒二年半。

 

苏抚,即江苏巡抚(自雍正时起亦称苏州巡抚)的简称,虽然江苏巡抚一直驻苏州,但从“苏抚咨”是无法推出周陈氏是苏州人的——一省的民政长官审理的案件,省内各处均有,无法由此推断该事件发生在苏州。

 

 

  例6: 

聊城沙镇丁贞女,幼孤,无兄弟,依母以居,及笄后,母亲为她议婚,贞女曰:“母老矣,又鲜兄弟,不愿适人,愿终身养母”,母亲死后,丁贞女方出嫁。(此例为论述清代养老问题的材料)

  解析: 

原文见《池北偶谈》卷二〇《谈异一》:丁贞女,聊城之沙镇人,靖难功臣某裔也。贞女幼孤,无兄弟,依母以居。及笄,母欲议婚。贞女曰:“母老矣,又鲜兄弟,不愿适人,愿终身养母。”母不能强。及母卒,从兄某为议婚,贞女又不许。独处三十余年,年五十矣,闺范严肃,里中人咸称曰“贞女”。堂邑黄中丞图安七十丧偶,闻贞女之名,遣聘焉。贞女先一日,召其从兄语曰:“明日当议婚者至,吾将许之。”兄及娣侄辈漫应,弗之信也。诘旦,黄氏蹇修已及门。先是,贞女缟衣数十年,是日乃易色服。既许字,卜吉葬母。始于归黄氏,犹处子也。

 

黄图安系明朝官员,后降清,出任过甘肃巡抚、宁夏巡抚等职务,卒于1659年,即使他娶丁贞女的时间是1659年,那么根据丁贞女“独处三十余年”来推算,她赡养其母的时间也是在明末了,而不可能发生在清代。另外,原文中也有个明显的标志性提示语——“靖难功臣某裔”,也就是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功臣某人的后裔。如果丁贞女是清人,作者并无必要把丁贞女是明代靖难功臣后代这一身份拿出来说事。

 

 

  例7: 

对此,当时的家规族训等“教科书”指出:

夫妇之道在纲焉,嫡妾之分在位焉。夫唱而妇随,妻正而妾偏。夫为妻纲,斯琴瑟必终和矣;嫡不失位,斯黄绿不倒置矣。(此例为论述清代家规族训的材料)

  解析: 

用读秀知识搜索引擎搜索,原文系宋诩《宋氏家要部》中的文字。宋诩是生活于明中期人,其著述自然也是明代的。此例误。

 

 

  例8: 

若看一看以下两则地方官的判词,这一点就很明确了。

 

…………

 

张守禄私通侯节之妻杨氏,一乘其夫之远出,一乘其妻之他往。私申中冓之好,敢为同梦之甘,不虞侯节之夜归也;小家门扉,一推而入,两人犹在睡乡也。侯节怒气填胸,授梃而挞之,登时毕命,保正邻佑之目睹可据。及委官就尸所而验之,下体裸赤,不挂一丝,禽兽之行,死有余憾。侯节编氓而有不可辱之气,本县锡红迎示境内,以寒淫奔之胆。

 

(此例为论述清代夫妻关系的材料)

  解析: 

本例出自李渔《资政新书初集》卷一一《判语部·奸情六》,判词题名署“文太青”,用读秀知识搜索引擎搜索,文太青即文翔凤,康熙《三水县志》上记载了他的经历:“初授山东莱阳令,调河南伊阳,又调洛阳。”这些官场迁转之事都发生在明末,而非清代。这也是一例明显误用的事例。

 

 

  例9: 

清代流寓谋生人口大量增多,有的是夫妻共同到外地营生,相当一部分是丈夫去外地,妻子仍在本家原地,这些妇女,需要担当丈夫在家时的事务,与外人打交道,如充当佃主。周林氏的“丈夫周泳来、儿子周关关在苏州生理”,租与周世明(同姓不宗)佃种地亩之事,便全由周林氏做主。

  解析: 

原文出自《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第三册:伊兄周世明佃种周泳来田亩,历年欠租无还,周泳来另行召佃,哥子情愿分年带还,周泳来不依。五月二十日哥子见没人接佃,携带锄头先去开耕,那时周泳来赴苏,原想等他回来恳情再种。周泳来的弟妇周姜氏并他妻子周林氏赶来阻种。

 

…………

 

丈夫与周世明同姓不宗,妇人素识无嫌。周世明承种妇人家田五亩五分,每年额租六石,自嘉庆三年起至九年止,周世明共欠租米二十余石。十年四月里丈夫另行召佃。五月二十日,周世明仍来开耕,丈夫不在家。妇人邀同周姜氏赴田理阻。

 

原文已写得很清楚,无论是将土地租给周世明还是另租给他人,都是周泳来做出的决定,周林氏不能做主,所以并不是她来“充当佃主”,只是因为丈夫外出谋生,她不得不自己出面阻止佃户的“霸种”行为。

 

 

  例10: 

乡民间的日常借贷表现为无息或低息的小额钱文借贷,贷方多为族亲、乡邻和友人。……广东灵山县苏元稳与兄弟苏元定久已分爨。苏元定外出广西佣工。苏元稳因把家产花尽,穷苦难度,屡向弟妇苏梁氏借用钱米。

  解析: 

原文出自《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第一册:据苏元稳供:……小的与兄弟久已分爨,兄弟外出广西佣工。小的因把家产花尽,穷苦难度,屡向弟妇借用钱米。弟妇不肯借给,时常吵闹。原文中已经明确写道苏元稳多次向其弟媳借用粮米,其弟媳均未借给,借贷行为未发生,因此该事例不适合用于说明“贷方多为族亲”。

 

 

  例11: 

因财物引起的婆媳矛盾、家庭纠纷,嘉庆年间山西壶关县民牛壮则将妻牛高氏致死案较为典型。

  解析: 

原文出自《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第一册:嘉庆十年十月内,小的托妻叔高勇孝寄回绞[纹]银十两,交给女人转交母亲收存。十一月初五日傍晚,小的回家查问银两,女人说没有交给母亲,他自己要做衣服,藏在柜内。小的生气把女人村骂,一面开柜找取银两,另行收藏,就到母亲房内喝酒说话。起更时小的酒醉回房,女人已经脱衣睡下,小的上炕要合女人同睡。女人说小的不肯给银做衣,并没夫妻情分,把小的推开,不叫小的同睡。小的打他臀上一拳,没有成伤。女人牵着小的父母哭骂,小的生气摸取炕壁上挂的小刀向他腿上吓扎一下,女人两脚乱蹬,小的又扎他一下,不料黑暗中伤着女人产门、左腿,女人喊叫。当时母亲同邻人牛陈氏走来看问情由。到七日早女人因伤死了,并没有心致死的事是实。

 

阅读原文,文中只有夫妻因钱财归属发生矛盾之意,并无婆媳发生矛盾的任何文字,因财物引起的婆媳矛盾无从说起。

 

 

  例12: 

迁徙途中,充满艰辛。嘉庆年间,“周景潞异乡浮寓”,路遇土匪陈大等,见周景潞“箱笼沉重,疑有厚资,又见伊妻陈氏妇孺可欺”,遂纠约多人抢劫周景潞一家。

 

原文出自《清仁宗实录》卷二二八:此案陈大见周景潞异乡浮寓,箱笼沉重,疑有厚资,又见伊妻陈氏妇孺可欺,辄敢起意诬指家人马税图与之通奸,纠约多人,持械入室,逼令认奸,甚至翦去主仆头发,作为当场捉获证据。较之强盗,尤为凶狠,可恶已极。

  解析: 

原文中写得很清楚,根据“异乡浮寓”“持械入室”等语,并结合语境,我们可以发现这个事件并非在周景潞迁徙途中发生的,而是已经在异乡住下后才发生的。

 

 

  例13: 

可是京城舆论迫切想要退敌,早已将“客兵利速战,主兵利久守”的兵法名言抛于脑后:“时百官士庶在围城内,刻不自安,亟思一战退敌,而不知军机方略,咸谓督师怯懦,甚者诬与敌合,而交谀满帅。”

  解析: 

“客兵利速战,主兵利久守”出自《明熹宗实录》(梁鸿志影印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抄本)卷三九,全文为:“凡客兵利速战,主兵利久守。今关城聚秦、晋、川、湖、齐、梁、燕、赵之众,尽号客兵,亡论粮料不继,其即继也,不逋不哗而坐食,使自坐困。盖以速战之备,为久守之谋,欲进则不足,久守则必变,故议兵必在土著。然蓟鲜土兵,而守辽以内则辽兵亦客也,故随辽人之便,安插于两卫三所二十七堡间,以土以屯,曰以辽人守辽土养辽人。”

 

文献有适用范围,“客兵利速战,主兵利久守”的出处已表明“客兵”指的是外省调来的援辽明军,这里即使想表达后金—蒙古联军在北京城下驻扎,利在速战速决,也不宜用这句话。

 

 

  例14: 

所谓“《修明蓟辽督师家自如先生遗稿》”诗,收录于道光《平南县志》中,题《前明蓟辽督师袁元素先生》,为咏史七言律诗,凡十六首。

  解析: 

查道光《平南县志》卷二〇《艺文志》为《前明蓟辽督师家元素先生》。提及此诗的文献多写作《前明蓟辽督师袁元素先生》,如果不核对原文真的容易错。

 

 

  例15: 

昌州兵备道沈棨

  解析: 

这是根据《崇祯长编》卷一一“昌州兵备道孙穀改山东左布政使关内道原议关内道沈棨”概括出的,但是并不正确。

 

《崇祯长编》因系抄本,存在不少错字,比如这个“昌州”,在明朝是不存在的,《崇祯长编》全书中的“昌州兵备道”也只有两处,还是在同一页上,可以确认是误抄。用“瀚堂典藏”数据库同时搜索“道”“沈棨”两个关键字词,会找到 “易州道沈棨”的记载,可知昌州确凿无疑就是易州之误。这里应改为易州兵备道沈棨。

 

 

  例16: 

《东莞袁崇焕督辽饯别图诗》原件应为袁崇焕所藏,袁死后,辗转流传,初王佑瑕所有,后又分别为桂林王鹏运、长汀江翰所藏。

  解析: 

这个句子如果不搜下这几个人名,是不会看出有问题的。但用读秀知识搜索引擎搜索王佑瑕后就会发现,王佑瑕出现次数极少,这是个可疑之处。而搜索王鹏运,发现他的字是佑遐,再深入检索,可以确认这两个人是一个人,所谓王佑瑕,其实就是王鹏运。由此也可见读秀是个非常好的检索工具,编辑要善用不同的关键词检索来达到自己的检索目的。

 

错因与应对措施

 

以上所举事例,只是笔者所见所改的一小部分,但已充分说明了对于学术类图书,编辑如不深究书稿内容,不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丝毫不怀疑书稿内容,书稿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去查证知识点,不去查找、考证、理解原始文献,很可能会导致很多差错成了漏网之鱼。    

 

为了避免出这类“隐性差错”,编辑要培养充分的质疑精神和查证意识,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认真阅读书稿,体会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不轻信书稿的内容,仔细分析,发现不能确定之处或疑点后立即去查——查知识点,查考原始文献。这个过程可以极大地提升编辑的能力。质疑精神与查证意识是案头编辑不可或缺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一些人云亦云的差错,避免被人牵着鼻子走,使工作陷入被动。

 

查考原始文献,使用什么手段很关键,凡事皆找纸质书是比较耗费时间的,笔者认为可以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熟练地使用数据库,对编辑来说有很大的好处——不仅可以让编辑较为轻松地核查书稿中引文、注释、参考文献的准确性,从而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极大地扩展编辑的知识面,开阔眼界,有助于编辑的素质培养与选题开发。

 

因此,编辑很有必要掌握检索社科类数据库的相关知识,如读秀、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超星、中国知网、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华经典古籍库、瀚堂典藏、鼎秀、全国报刊索引、民国图书数据库、大成故纸堆等网站。

 

另外,中国知网在核查注释与参考文献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读秀是核查直接知识点与引文的“利器”,可以查证很多知识点的可靠内容。大部分的引文也可通过读秀查到原文或线索,将要查的句子输入到读秀的知识搜索中查询即可。如果作者留下的是间接复述的事例,那么编辑可利用注释中的页码,通过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免费索取原文。

 

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在使用数据库时还要有判断能力和应用技巧。比如,在用读秀检索某些人名时,有时会发现读秀只有几条记录,与其地位不相称,这时应该怀疑人名的可靠性,可将此人的职务、籍贯等输入读秀进行反查,一般能够查到此人的真实姓名。

 

如果运用网络资源后,所需查证的材料仍然找不到,还可请作者提供引文原件、托人或亲自到图书馆人工查找等途径解决。

 

总之,编辑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态度,认真审稿,尽力去核查知识点、分析引用材料,提高学术出版的质量,为读者提供正确的内容。编辑也能通过核查知识点,有效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理解的能力。

 

 

作者 | 胡宝亮  岳麓书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