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质检
编辑加工要注意“瞻前顾后”
发布时间:2020-12-28

 

一、方楘如的年龄

 

       某本人物故事集中,有一篇《啼笑皆非方才子》,讲述了方楘如的生平逸事。书稿中有这样几句:

       1. 康熙四十一年(1702)……一位二十五六岁……的考生,名叫方楘如

       2. 方楘如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七月丢的官。……这一年,方楘如四十五岁。

       3. 乾隆二十三年(1758)的春天,方楘如卧病在床。弥留之际……说完,气绝而逝,享年八十七岁。

       方楘如此人,生卒年不详。既然此处设定了他的年龄,那么在文中,他的出生年份就是确定的。但根据书稿给出的信息倒推,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按照倒推,方楘如出生于1677—1678年(以虚岁计算);按照倒推,他出生于1673年;按照倒推,则出生于1672年。也就是说,三处年龄自相矛盾。

       如果确认年份没有问题,那么三处年龄中,至少两处有问题。与作者沟通后,对方说,的说法是正确的,则应改为八十六岁可改为三十岁上下

       这些内容,其间隔了好几页,如果不相互参照,就容易造成表述不一致的情况。

 

二、凌统的年龄

 

       某本孙权的传记中,有这样两段情节:

       1. 孙权延请名医,想方设法抢救凌统,但凌统还是走了,年仅二十九岁。

       2. 孙权……说道:“……公绩的两个儿子凌烈、凌封,孤没记错的话,一个五岁,一个三岁,正是需要父亲陪伴的年龄,所以孤想将兄弟俩接到宫中抚养……”

       《三国志》记载,凌统(字公绩)“会病卒,时年四十九”。但这个卒年存在争议,有研究者梳理史料,认为他的逝世年龄应是二十九岁。由①可知,该传记的作者采用的便是“二十九岁”说。这原本也没有问题,但在此设定之下,②的某些细节就值得推敲了。

       ②哪里说得不妥呢?主要是这个“宫”字。《三国志》确实记载,凌统死后,孙权将他的两个幼子“养于宫”,但这建立在凌统四十九岁(即237年)去世的基础之上,此时孙权已是吴大帝,居住的地方自然可以称为“宫”。

       如果凌统于二十九岁(即217年)去世,这一年孙权仍是一方诸侯,不能称自己的住所为“宫”,因为秦汉以后,“宫”一般指帝、后、太子居住的房屋,此处或可改为“府”。

       既然书中确定了凌统逝世的年龄,就应当“从一而终”,不能两套标准,一会儿依从“二十九岁”说,一会儿依从“四十九岁”说。

 

三、萨都剌的年龄

 

       某本介绍古代书画名家的书中,讲到了元代的萨都剌。该书的第68页写道:

       萨都剌(1272—1355),字天赐,号直斋……

       第69页则说:

       元延祐元年(1314),元朝统治者恢复科考。最初几次,萨都剌因为守孝等原因,并未参加。直到泰定四年(1327),萨都剌考中进士,此时他已经年过半百。

       就此看来,1327年时,萨都剌56岁,“年过半百”的提法是没问题的,前后呼应得上。

       关于萨都剌的生卒年,也存在多种说法。责编依据《辞海》,将其改为“(约13071359)”。可是,改了第68页的生卒年后,却忘了改第69页。

       如果按照生于约1307年的设定,则考中进士时,他才二十岁左右(《辞海》也说他是“泰定进士”,而“泰定”这个年号结束于1328年)。到底是年轻有为,还是大器晚成?况且,1314年,他才八岁左右,就已经准备参加科考了吗?“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改了一处生卒年,整个人物生平故事的构架都要重新设计。

       这就是编辑看稿时的常见误区:不注意前后照应。有时修改了某处,却未顾及此处改动牵连到的其他地方。

       以上三个改稿小故事都与人物的年龄有关,也都足以说明,编辑加工时要注意行文的前后照应,要“瞻前顾后”,不能顾此失彼。

 

四、消毒箱的重量

 

       我社今年出版的某本书中,写到了抗疫的相关内容。书稿中有这样几句:

       1. 周建美和小年轻一样,每天背着灌满消毒液的沉重消毒箱,为隔离点六个楼层的大厅、走廊、电梯、楼梯、公共区域等杀菌消毒

       2. 护士组的人每天要背着二十来斤重的消毒箱,在隔离点各楼层上上下下跑

       3. 疫情袭来,消毒是一项繁重且有危险的活儿,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镜,背上近二十公斤重的消毒箱药水,手上不停地喷来洒去

       看到这里,在向医护人员致敬的同时,编辑的职业病又犯了:这消毒箱到底有多重?②和③的重量前后不一致,是其中一处笔误,还是另有玄机?

       在同事之间随口聊起,俞编辑说:“应该是20斤吧!”想想也是,20斤的一袋米,拎着已然不轻松,何况这些护士大都是女孩子,还要背着它跑上跑下。上网查证,人民网发布的一则消息称,某景区有位环卫工人“身背20公斤消毒箱”,还有说消毒箱有六七十斤重的。

       李编辑说:“大概因为药水剂量不同,所以重量有浮动。”也有道理,满载药水较之空箱,重量估计相差不少。①提到“灌满消毒液”,这种情况下到底有多重呢?

       责编向作者求证,作者又联系了采访对象,得到答复:他们用的是电动按压喷洒器,视电池容量不同,箱体有610斤。此外,它的容积约20升,按水的密度计算,折合约40斤。两者相加,超过20公斤。消杀一片区域,至少要半小时,为减少来回灌装的次数,一般会尽量灌满。

       可以说,“近二十公斤”相对贴合语境,且还留有余地。“二十来斤”则是装了小半箱,或者消杀进程过半,已经喷洒掉了许多。如果想表达完全灌满的情况,上述重量都不准确,应为“二十多公斤”。而作者想表达的是基本灌满的情况,编作沟通后,将②和③的重量均改为“二十公斤”。

       得知了这些来龙去脉,编辑们不禁直呼“涨姿势”,同时又感慨:纵使平凡如我们,在抗疫的战线上看似无足轻重,但哪怕仅仅是把消毒箱的重量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也算是一种“云参与”吧。

       也许扯得有点远,此处想说的还是“瞻前顾后”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无须参考其他资料,光从书稿本身就能发现一些前后矛盾的表述,自然会产生怀疑。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可留待另文详述。

       这也提醒我们尽量保持看稿的连续性,设法将投入一本书的时间、精力集中起来。只有如此,当前文的相应表述于后文再次出现时,编辑才能有较深的记忆去识别说法不一致的地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看稿方式,是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