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课堂
为什么教辅图书样稿满意度要达到120%?
发布时间:2020-12-14

        一本优秀的教辅图书的产生,由前期策划工作开始,经过多道工序后才得以与广大读者见面。在这众多步骤中,作品撰写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作品的优劣与作者的创作能力、文化水平、教学素养密不可分,而写作前期的样稿撰写环节,则为整部作品的品质奠定了基础。作为一名教辅编辑,如何从样稿环节开始把控稿件质量,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教辅编辑对样稿的处理。

一、样稿撰写的必要性

        样稿即作者根据体例结构,结合编写要求制作出的一部分稿件样本。撰写样稿的目的在于:

        NO.1 通过样稿发现体例的不足,从而完善体例结构,使作品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在制定体例的过程中,编辑和作者沟通、商讨,汲取作者(团队)提出的建议,而后将大体的构思转化为体例框架。在此过程中,双方难免有不同的观点。而针对体例制作出的样稿,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体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修改、完善体例。

        NO.2 样稿的质量也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水平,让编辑在最终确定作者的时候能够有合理依据。

        比如,有的作者样稿质量高,但是速度慢;有的是速度快,质量一般;还有的则是质量又高速度又快。当然最后这个是最佳人选。但如果需要多人共同撰稿,则前面两类作者也要纳入考虑范围。编辑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在写作安排上有所考虑。对于速度慢,质量高的作者,少安排写作任务,慢工出细活;速度快,质量一般的作者也要少安排,因为后期可能会多次返修。

        NO.3 作者通过撰写样稿,对参与创作的作品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为其接下来的创作提供方向和思路。

        笔者长期从事教辅图书出版工作,受地域、出版时间、资金等条件所限,所找的作者能力参差不齐。有的作者尽管缺乏经验,但兴趣浓厚,而且专业知识扎实,通过让其撰写样稿,能够很好地调动其积极性,有时对样稿稍加指导,之后的写作变得越来越顺利,编辑也会轻松不少。

        由此可见,样稿撰写在项目前期的作者团队建设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

二、样稿审核与修改

        01 样稿审核须到位 

        样稿审核一定要认真细致,要仔细核对体例框架和写稿要求。有些编辑在审核样稿方面存在误区,认为样稿不是正式稿件,没必要向正式回稿那样严格要求,只要大致和体例相同,该有的栏目都有,差不多就行。殊不知,这种想法很有可能给回稿质量造成隐患。

        首先,作者撰写样稿的过程也是熟悉体例的过程。编辑不严格审核样稿,就无法在一开始准确把握作者的思路,一旦思路有所偏差并形成惯性,在后续的回稿中会花更多的时间来纠正,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之前提到过,样稿的撰写也是论证体例的过程。正式写稿前如果没有完善的体例,后期修改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拖慢整体进度。因此,样稿审核不是应付差事,不可马虎行事。

        02 样稿审核的内容 

        我们常说,审稿要求稿件和体例完全一致,这句话太过笼统,具体操作起来难免有纰漏。故此处将和体例完全一致一言具体化,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 与选题的一致性。

        衡量样稿是否到位,首先要看其是否符合选题。包括与图书的整体定位、要求的编写思路、对应的教材版本、对应的使用区域、以及图书的使用群体是否一致,等等。这些方面应穿插在审样稿过程中。

        第二, 与栏目划分的一致性。

        要确保体例中的板块设置、栏目划分在样稿中完全展现出来。如有缺失,要及时联系作者补充。同时要保证内容符合栏目写作要求,逐条核对,及时返改。

        第三, 正确的价值观。

        教辅类图书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也要与时俱进。过时的观点、错误的理论、偏激的思想,以及不当的言论等,都要深挖出来,告知作者,以避免之后的稿件中再次出现类似内容。

        第四, 语言文字表述流畅。

        语言文字是作者基本功的体现,有些作者撰写的内容生硬拗口,难以理解。遇到此类情况,有必要反复多次进行修改,返改要说清楚原因,最好能给出建议。如果多次返改无果,建议尽早更换作者为宜。

        03如何修改样稿 

        首先,审核样稿时,要一项一项的对照体例和写稿要求。对于作者把握不到位的地方,要做出批注,写清问题所在及修改思路。

        其次,审稿过程中编辑如果对某些内容有更好想法,不妨主动修改将其展示出来,给作者修改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

        再次,遇到难以用文字表达清楚的地方,最好能给出范例并及时与作者沟通。

        最后,返修稿回来以后,要仔细核对所提问题,确保遗留问题全部处理到位。至此,样稿审核完毕,可以开展下一环节的工作。

三、样稿质量判定

        书稿做到清样要达到”“”“的标准方可交付印。样稿也有类似原则,在此归结为”“”“

        ”——作者所提交样稿完整无缺漏。

        体例中要求的栏目,都应该在样稿中体现出来。不要因为板块难度大,写稿时间紧等原因空着不写。如果有未确定的板块或者栏目,也建议作者写出样稿,为确定体例提供依据。不过,个别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内容,如还未公布的真题、时政资料等,可以暂时留空或用同类内容暂替。

        ”——样稿要符合体例结构及写稿要求,要准确反映作者的创作思路。

        有的样稿写作效果高于预期,有的则无法达到体例的要求,这些都是正常情况。遇到无法达到要求的稿件,编辑需要考虑三方面问题:一是作者是否吃透体例和写稿要求;二是要考虑体例是否有瑕疵,使得作者难以驾驭;三是考虑是否是作者本身能力有限,稿件无法达标。对于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

        ”——对于不达标的样稿,编辑需要返回作者进行修改,直至完全符合体例要求为止。

        样稿要精益求精。编辑对于样稿的要求不可降低,原因在于样稿是标准。往往很多编辑对作者样稿的满意度能够达到90%,而之后对其正式稿件的满意度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因此,只有对样稿的满意度达到120%,对正式稿件的满意度才能达标。各位教辅编辑在对待样稿质量方面要有这个拔高的意识。

        我们常说,编辑是出版工作的把门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化大厦的建设者,必须拥有高水准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审稿技能。而样稿的审核,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样稿质量把控是否到位,关系到整本稿件是否能够完整体现策划的思路,是否能够达到完美的效果,是否能够带来足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样稿虽然内容不多,但是对教辅编辑基本功的掌握程度是一个考验。掌握这个技巧对提高稿件整体质量有很大帮助。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