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课堂
理科稿件表格和插图加工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0-11-30

——作者:陈桂华   云南大学出版社

 

       理科稿件中表格、插图的运用是比较普遍的,表格和插图的加工也是实际工作中的两个难点。笔者制作了集合众多编校差错的表格和插图各一个,以此为例,分析理科稿件中表格和插图加工过程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01

 

       理科稿件中表格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大多数表格看起来“字数不多”,涉及的问题却非常多。

1 表格差错示例

       1集中了稿件中未经过编辑加工的表格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其中,一眼可见的错误包括:(1)表序和表名之间缺空格;(2)表头中使用了斜线;(3)数字未使用千分空;(4)未标注单位(万人)。

       细读表格内容可以发现:(1)吉林省2015年人口数据异常,根据常识可推断这个数字有误,需查证;(2)合计一栏计算无误,但如果查证表中吉林省2015年人口数据有误,则2015年三省人口合计数据也应重新计算。

       另有两处不完善:(1)第一栏中年份后“年”可省略;(2)表格行多栏少时可做成折栏表或将表头互换,此处宜将横表头和纵表头互换(可用Excel中“转置”功能实现)。

       简单来说,一个表格的各组成要素(表序、表题、表头、表身、表注等)在内容(单元格内容错位,合计、求百分比计算错误等)和版式(字体、字号、用线以及尺寸、形式等)两个方面都可能存在问题。在加工稿件时,务必看清和读懂表格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每一条线和每一处空白(如空白单元格代表未测或无此项)。

       目前专门的关于表格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尚未见发布,相关规定散见于其他标准之中,这使得相关编校知识掌握起来比较耗时。

       关于表格的规定主要见于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6.4.2节)、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7.4节)、GB/T 7713.32009《科技报告编写规则》(5.3.2节)、《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6.9.3节)。以上所述大部分问题,通过阅读这些标准基本可以得到解决。

 

02

 

       插图同表格一样,在理科稿件中很常见。关于插图的标准基本与表格成对出现,此处不再赘述。

2 插图差错示例

       2存在的差错是目前使用Excel制作的插图最常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

       1)缺图序,图名不应置于图表区,而应与图序一起置于图的正下方。图表编号及排列格式应符合CY/T 352001《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

       2)缺图注。图注包括资料来源注、对特定部分的说明(又分为图内直接标注和图外标注)、对插图整体情况(如数据处理)的说明。表注的问题与此类似。(该图资料来源同图1中“表3.1”)

       3)纵坐标标目文字应逆时针旋转90°,量和单位应采用“百分比/%”形式。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的使用应符合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等15项标准。

       4)横坐标轴上有标值线和标值(20002001……),坐标末端不应画箭头。换言之,当没有标值线和标值时,坐标轴末端应该画箭头,坐标原点则标斜体大写字母“O”(前一种情况下原点标数字“0”,正体)。

       5)插图的颜色也是容易造成差错之处。在单色印刷时,图上的颜色可能无法区分。这在纸稿上可以看出来,应注意调整。要特别注意黄色等浅色,它们在纸稿上可能显示不出来,相关错误会直接被忽略。有时候图例和图斑是对不上的,要注意核对。

       另有两个问题关乎插图美观,也可作调整:

       1)纵坐标标值过密、最大值选取不当,造成信息冗余。该图的标值以10%为间隔比较恰当,最大值设定为70%即可。

       2)边框并非插图的必要组成部分,部分稿件中插图边框线特别粗,喧宾夺主,建议删除。

       此外,应审查照片图的内容;专业插图应按行业标准绘制,其中,地图插图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03推荐阅读的参考书

 

       上文提到的各类标准是理科书稿表格和插图加工的依据,但如何得知目前的标准有哪些呢?除了参加相关培训,恐怕只有多阅读一个方法了。《编辑作者实用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年版)作为参考书是比较权威和全面的,但使用时也应注意其中有些内容与现行标准不一致;《科技编辑基础知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是比较有针对性的一套小书,利于速成;引进版图书《编校、著作指南:编者、著者、出版者必读》(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用较大篇幅讲解理科书稿编校知识,部分难题可在其中找到参考答案,但应注意中外标准的差异。

 

04讨论两个问题

 

       1)表题、图题是否是必要的?

       以表题为例,《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6.4.2表”中规定“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科技报告编写规则》“5.3.2表”则表述为“表宜有表题”。前者为强制性标准,后者为推荐性标准。很明显,加工稿件时应以前者为准,即表格必须有表题。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表格、插图很难给出合适的表题、图题,表题、图题空缺在出版物中很常见,质检方面也未对此作出要求。这让人有些无所适从。

       2)前言是否编号?

       《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2.1.1.5节载:“科技文献如有前言、概论、引言或其他类似形式的章节,应以阿拉伯数字‘0’作为该层级的前置部分的编号。”如按此标准执行,前言中表格、插图、公式的编号也将非常清楚明确,即使用“图0.1、图0.2……”。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家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前言不编序号。到目前为止,笔者只在《编校、著作指南:编者、著者、出版者必读》(第三版)中见过前言编号用“0”的做法。是否编号,令人困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   教育部  |   中国出版协会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