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作为”,意思是“就人的某种身份或事物的某种性质来说”,一般和名词或名词短语一起组成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作状语。
看似是一个寻常的词语,其实用错的大有人在,例子比比皆是。
第一种是和代词组合,所指不明,似是而非。
在体育节目的采访中,我们常常听到某些运动员或教练说这么一句话,
“我”或者“我们”,到底是什么身份?说了跟没说一样。其实,他们想表达的是,“对我(们)来说”,用错了介词。类似的还有“作为他(们)来说”“作为你(们)来说”等,都应该改“作为”为“对”,或者干脆把代词换成“一名国家队队员”“主教练”等对应的表身份的名词或名词短语。
第二种是滥用介词,结果淹没了主语,导致句子成分残缺。
介词结构只是状语,可以前置,后面除非承前省略一般要有主语,可是很多人往往把主语给弄没了。
比如某权威词典“作为”词条中举的例子:
如果没有上下文,这个句子就是主语残缺。改的办法是,要么去掉“作为”,要么改为“作为工具书,一部词典必须要有明确的编写宗旨”。
在我经常翻阅的《××证券报》2024年2月26日第2版中有这么一句:
这里的“作为”就是多余的,可以去掉,或者在后面加上“我们”之类的主语。
在学术研究中,学者们对此可能会有些争议。比如吕叔湘老师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就说,“作为”短语置于句首,如果是泛论一般情况,后面主语可承“作为”的宾语而省略,特指具体情况则不能省。但泛指与特指较难分辨,从编校实务来看,要符合一般认知,且要保证质检过关,最好还是补上主语比较“安全”。
第三种是偷换主语,即前面的身份、性质与后面的主语不对应。
这一类比较隐蔽,非常有欺骗性,也最容易让人忽略。在《××证券报》中,这一现象也较为常见。比如:
(1)作为典型的慢跑均衡派,熟悉袁xx的人称他为“慢富道课代表”。(2024年1月7日第2版)
这句话中具备“典型的慢跑均衡派”身份的是袁xx本人,结果主语被偷换成了“熟悉袁xx的人”,造成了身份和主语前后不对应。应该改为:
作为典型的慢跑均衡派,袁xx被熟悉他的人称为“慢富道课代表”。
(2)作为一名保险从业者,助力健康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也是周xx深度研究的重要课题。(2024年3月6日第5版)
这里“保险从业者”身份对应的主语是周xx,被偷换成了“助力健康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应该改为:
作为一名保险从业者,周xx也把助力健康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视为深度研究的重要课题。
(3)作为从业14年、管理基金超过9年的资深投资人,过往在信用研究风控、货币基金管理的职业经历,让方x形成了风控为先、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风格。(2024年3月17日第2版)
同样的,这里是就“资深投资人”的身份来讲的,主语是方x本人,结果被偷换成了“过往在信用研究风控、货币基金管理的职业经历”。应该改为:
作为从业14年、管理基金超过9年的资深投资人,在过往信用研究风控、货币基金管理的职业经历中,方x形成了风控为先、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风格。
以上种种现象,很多人可能熟视无睹,但新闻媒体、出版工作从业者,本着语言纯净、规范的原则,还是应该去努力分辨,大力纠正的。
作者 | 周军 上海书店出版社
初审 | 夏国强
复审 | 邢自兴
终审 | 赵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