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2007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出版集团”)组建。目前,出版集团聚焦教育出版,集图书期刊、音像电子网络、教育服务等业务于一体。
出版集团图书出版涵盖学前教育、少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教师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终身教育产品体系和服务运营模式。北师大版教材研究基础深厚、教育理念先进、编写质量上乘、服务水平专业。其中,北师大版基础教育教材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国内公认的主流教材。出版集团现有教育类、科技类期刊十余种,积极打造具有北师大特色的期刊集群,构建以学术服务和内容增值为目标的运营模式,成为链接专家学者、传播学术成果的优质服务平台。
出版集团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包括电子书、有声读物、数据库、知识服务平台等各类载体形式,涵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以及教师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积极探索融合出版的新模式。
出版集团教育服务致力于围绕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等优势板块研发专业服务平台和整体解决方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近年来,出版集团先后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多次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CBI)工作小组成员单位等,出版的一大批图书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教材等国家级奖项。
出版集团将继续坚守“扎根教育、守正创新、弘扬文化、传承文明”的初心使命,服务大学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做大做强教育出版,积极推进传统出版转型升级,探索构建融合出版新模式,为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进一步推进出版集团高质量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具体要求如下:
一、研究方向及内容
(一)教材出版核心竞争力研究
研究内容:基于基础教育教材、大中专教材的出版实践,梳理教材出版历史,总结出版经验,开展教材研发机制、质量保障机制、评价反馈机制等研究。
(二)数智时代新技术赋能出版转型发展模式研究
研究内容:深入探究数智时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出版内容创作、编辑校对、出版发行、出版服务等流程的影响及应用,探索新技术驱动的出版创新模式和方法,为出版行业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三)出版舆情规律研究
研究内容:基于当前出版舆情现象及其特征,分析舆情演变的过程与规律,研究出版舆情应对方法和管理机制,提出针对性的出版舆情引导策略,为出版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四)出版价值研究
研究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指导,从出版企业、出版人、出版产品等多角度,探讨出版流程中的价值赋予、价值引导、价值体现,关注出版人才的价值观念、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在出版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构建具备文化传承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出版生态。
二、招聘条件
3.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
三、招聘程序
1.申请入站的研究人员,请于2025年5月30日前提交下列纸质申请材料,并将电子版(PDF文件)发送至招聘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博士后+姓名+研究方向+毕业院校”。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报名表(下载附件)。
(3)博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没有取得证书的提交当年博士毕业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复印件(应届博士可在入站前提交)。
(4)博士学位论文(应届博士可先提交学位论文初稿,入站前提交学位论文终稿)。
(5)两篇学术论文代表作,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证明,以及其他科研教学成果证明材料。
(6)符合招聘研究方向的课题研究计划书(不超过5000字)。
2.本站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组织合格者参加面试,进入面试的申请人收到电话或邮件回复的面试通知,未通过者将不做另行通知。
3.本站对申请者的申报材料、面试情况、科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进行全面考核,择优聘用。
四、在站待遇
1.应届博士毕业和工资关系转到本站的脱产博士后人员,在站工作期间,与出版集团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参照出版集团同级正式员工核定。
2.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住房补贴等福利待遇水平等同于出版集团正式员工。
3.本站提供优势的资源与平台、良好的工作和科研环境。
五、联系方式
邮箱地址:postdoctor@bnupg.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12-3号通和大厦2A22(邮编:100088)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25年3月10日
附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报名表